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

科學還是危機?復旦公開發布中國人基因圖譜,有可能被美國利用?

美國想辦法蒐集人類基因,復旦大學公開發布中國人基因圖譜,新華社一天連發三文,提出亡國滅種警告。基因武器真的如此可怕嗎?

2023年6月,復旦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它聯合26家科研單位,在《自然》雜誌上發布了中國人群泛基因組圖譜。這相當於把中國人的遺傳訊息直接公開於世,美國想辦法都沒得到的東西,復旦大學直接雙手奉上,還額外提供了中國人獨有的基因變異資訊。新華社對此連發三文,喊出亡國滅種的警告。這是否涉及洩密資敵,中國人是否會有危險?

復旦公佈國人基因圖譜

身為科研人員,想做出研究成果無可厚非,但有些科研工作者想出名想瘋了,竟然拿著機密來換取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全然不顧此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2023年6月,復旦大學聯合西安交大、中國醫學科學院等26家單位,共同發表中國人群泛基因組聯盟第一期研究成果,公開了中國人群專屬的泛基因組參考圖譜。

這篇發佈在《自然》雜誌上的學術論文,對外行人而言就是一堆花花綠綠的表格,對專業人士來說,就是中國人基因中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公佈於世

復旦大學在外國學術期刊上發布中國人的基因圖譜,這事件肇起於2021年8月。由多家科研機構組成的科研組,致力於研究華人的基因資訊。

在計畫啟動之後,科學研究組在全國多個省份進行實地走訪研究,取得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血液樣本,以此來探索全國各地人群基因的差別。

最終,這份研究成果彙整成華人族群泛基因組圖譜,發表在《自然》期刊。論文中,揭示了3.4萬個基因結構變異,1367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和500萬個鹼基對

這些基因訊息包含著中國人特有的生物學特徵。另外,復旦大學的研究也鑑定出國人獨有的基因變異。

這項研究,最初的目的是揭開基因訊息,讓科學家更能研究疾病起源和發展,進而推動更精準的醫學治療方法。

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不一定嚴格地按照想法來進行。雖然研究有助於醫學研究,但同樣可以讓別有用心的國家,拿來用在非正當的領域,嚴重影響我國安全。

前幾年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莫名其妙發生之後迅速席捲全球,最終因為歐美國家拖後腿,導致這個病毒無法消滅,從此以後只能共存。

有說法稱,新冠病毒就是基因武器的一種,如果致死率再高一點,很可能引發亡國滅種的風險,這就是基因攻擊的可怕之處

基因圖譜洩漏的嚴重後果

復旦大學發布的研究成果,相當於把中國人的基因秘密挖出來,然後攤開來展示在全世界面前,為了一己之私而不負責任的行為,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對於復旦大學如此行為,新華社一天連發三文,提出了「亡國滅種」的警告。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非常不幸地,後果確實很嚴重。

基因圖譜外洩,可能對國家安全帶來潛在風險。基因資訊原本應該是一個國家最機密的數據之一,因為它包含一國人獨特的生物辨識訊息,涉及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多個方面。

如果基因資訊被其他國家取得並加以利用,將帶來極大的安全威脅。敵人可以透過公開發布的基因訊息,研發專門攻擊中國人的基因武器,這類武器針對性強且防不勝防,從此之後國人的生命健康毫無安全可言。

基因中,包含每個人的遺傳密碼,從基因著手研發武器,就等於可以從人體內部發動攻擊,而且這種攻擊隱蔽性強,初期很難發現。

前幾年的新冠肺炎,大家一定依然記憶深刻。最初出現病例的時候,誰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發燒咳嗽",會奪走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據網路上一些消息稱,新冠肺炎病毒並非自然界原有,而是經過人工編輯的。至於編輯的目的,絕對不會是為了提升全球人的體質。

復旦公佈的這份中國人基因圖譜,最終到底有多少真用來進行醫學研究,又有多少會被用來製作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現在誰也無法預測。

只希望最終真的能像最初設想的一樣,這份公開的基因圖譜,能用到正確的地方。但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為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正想辦法到處蒐集人類基因訊息,這種毫不費力就送上門的基因圖譜, 沒有不照單全收拿來對付中國人的道理。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國內一些人為了名和利,連最基本的科研道德底線都放棄了。

美國用盡手段蒐集人類基因訊息

在1990年代,美國人查爾斯·皮勒就在《基因戰爭》一書中,曝出美國有明確的基因武器發展計劃,並透過多種手段蒐集人類基因。

第一,美國在全球建立了300多個生物實驗室,明著是「研究機構」暗地裡全部都有軍方背景,說白了就是為美國軍方服務。

自1990年代以來,美國就以中國人、雅利安人和阿拉伯人為目標,研究基因武器。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就發布消息證實此事。

第二,以慈善的名義進行調查,然後透過小恩小惠忽悠老年人參與。 2000年前後,美國某大學在我國採集超過1萬人的血液樣本。

抽血的時候,忽悠人是為了醫學和遺傳研究;血液樣本拿到手之後,到底乾了什麼就沒人能知道了。

第三,透過國際期刊的號召力,吸引全球研究工作者投稿。成果評審和發布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想要在一般專案上取得成就發表論文,肯定比一些特殊專案出成果更難。

對中國人基因資訊的研究,選取的樣本涵蓋範圍之廣,發布的資訊之全,在《自然》雜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四,以高大上的目標,忽悠志工主動參與實驗。熱血青年是很容易忽悠的一個群體,只要畫的餅夠圓夠大,就會有很多年輕人蜂擁而至。

美國一些醫藥巨頭,類似手段在全球各國屢試不爽。當初為了騙中國志願者上當,就以免費遊美國為噱頭招人,只要祖上三代都是中國人就符合成為志願者的要求。

第五,大力推行基因檢測,瘋狂蒐集一國所有人的基因資料。在我國,新生兒基因檢測已經成為慣例,這些檢測的結果訊息,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美國竊取利用。

2016年,我國海關人員在例行檢測中發現,一家外國藥企企圖蒙混過關,將5,000多份血液樣本偷運到美國。

蒐集人類基因訊息,美國可說是用盡一切手段,而復旦大學主動公開中國人基因圖譜,這可幫了美國大忙,妥妥的資敵行為。

致命的基因武器

許多人覺著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製造基因武器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事實上,基因武器已經成為各國研究的目標,美國動作最為迅速。

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佔領了一座美國設在烏克蘭境內的生物實驗室,這座實驗室遺留下來的資料,證實美國正在開發一種針對人類的通用基因生物武器

2023年10月,我國國家安全部發布文章稱,美國招募志願者,取得基因資訊用於研發專門針對中國人的標靶性基因武器。

譬如漢人有一種獨特的基因變異,導致更絨裡患有特異性貧血。雖然這種貧血不是嚴重疾病,但美國完全可以培育針對性的病毒,攻擊這個變異基因,擴大患病人數或加劇病情。

更可怕的是,基因武器可以透過編輯技術,使其只針對某個種族發揮破壞作用。所有人類有99.7%到99.9%的基因是相同的,少數不同的基因,正是可以攻擊的獨特基因。

瞄準這種基因差異,透過標靶基因病毒,就可以對目標群體造成致命傷害,而其他種族則完全不受影響

用基因武器消滅特定種族的想法,在美國由來已久。 1910年,小說家傑克倫敦在其作品《前所未有的入侵》中,就描述白人世界聯合起來滅絕中國的情節

他們利用專門開發的基因武器,定向感染中國人,以達到種族滅絕的目標。消滅中國的想法,在美國社會中廣泛存在,連小說家都想好了辦法。

美西方整天想著滅絕我們的時候,我國卻有一些人上趕著給敵人送情報,中國人基因圖譜的公開發表,讓人不免擔心國家安全問題和社會穩定。

我國有關部門有必要加強監管,對一些沽名釣譽的不負責任的學術行為加以規範,嚴懲那些為了個人名利而置國家安全於不顧的科研人員。唯有強而有力的懲處措施,才能更好保障國家安全。



錯誤的人口政策,使得俄羅斯早晚會失去遠東優良海港海參崴

川普揚言不放過任何中國產品,話音剛落,中方連續3天取消訂單

尺素金聲|"約5%"的成長目標,不是"撐桿跳",而是"勻速跑"

不計代價擊敗中國?英媒:美國內鬥嚴重,危險遠超過俄羅斯

雷蒙多放話不惜一切代價遏華,話音剛落,中國買家取消美小麥訂單

中法青年交流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持續加強中法兩國文化教育交流互鑑

西方啟動"迷霧行動",惡意誇大台海危機,欲將台島綁上霸權戰車

要求中國給全世界道歉,被央視辭退的名嘴阿丘,如今下場太解氣

突發!泰國一載有中國遊客巴士發生交通事故,受傷人員或多達30人

雷蒙多放話打壓中國,中方反制很快就到,連續三日取消美小麥訂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地球真正的“主人”,比人類早數十億年誕生,經歷多次生物大滅絕

在無盡的宇宙中,我們的家園- 地球 ,是一顆充滿活力與活力的藍色星球。它的誕生與演化,是一個充滿神奇與奧秘的過程。 地球的形成,大約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在那個遙遠的時代, 太陽 系 尚未形成,只是一片混沌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塵埃和氣體逐漸聚集,形成了 太陽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