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星期日

AI模型發現新型抗生素,可望對抗超級細菌

抗藥性細菌已成為全球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亟需開發可對抗抗藥性細菌的新型抗生素。但是,自1970年代以來,儘管各國政府和大型醫藥企業花費巨額研發經費和數十年時間,全球抗生素開發仍處於巨大瓶頸期,成功應用於臨床的新型抗生素屈指可數。 2023年12月20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網站上線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展現了基於深度學習模式的人工智慧技術在開發新型抗生素方面的強大能力,為新一代抗抗藥性菌的抗生素開發帶來了新的希望。

抗生素的發現和臨床應用無疑是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突破之一,抗生素在降低全球兒童死亡率和延長人類壽命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無意中發現了青黴素,到1940年代,青黴素作為抗生素開始大規模臨床應用,開啟了抗生素發現的黃金時代。從194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全球科學家在短短20年左右內發現了十多種新型抗生素。不過,進入70年代後,儘管科學家對細菌和抗生素的知識不斷增加,但是新型抗生素的研究突然陷入掙扎,在之後的五十多年裡,能夠推向臨床應用的新型抗生素寥寥無幾,顯示發現新型抗生素的難度日益增加。

同時,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特別是在人體、動物和植物中的濫用,細菌在與抗生素的鬥爭中不斷進化,逐漸演化出一系列對多種甚至全部現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級抗藥性細菌,對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2016年,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 'Neill)在受英國政府時任首相戴維·卡梅倫委託所提交的分析報告中預測,如果沒有有效行動,到2050年,耐藥菌每年將造成全球超過1000萬人死亡,以及超過100兆美元經濟損失,其中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受影響最大。利用新技術開發新型抗生素正是對抗超級抗藥性細菌的關鍵手段之一。

2020年,麻省理工學院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IMES)和生物工程系的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教授實驗室啟動了抗生素-人工智慧項目,計劃針對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淋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等七種世界上最致命的抗藥性細菌,在未來七年內利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開發七種新型抗生素。為此,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人工神經網路模型的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技術,經過現有已知抗生素分子的訓練之後,該模型可對大量候選分子結構和抗菌活性進行快速精準預測,可在幾天內篩選超過1億種化合物,從中挑選出潛在的新型抗生素,這些新型抗生素將採用與現有抗生素完全不同的抗菌機制,而且可對抗超級抗藥性細菌。

2020年2月,柯林斯團隊在《細胞》雜誌報道了抗生素-人工智慧計畫第一項重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約2500種現有抗大腸桿菌藥物分子對此深度學習模型進行訓練,這些分子包括1700多種美國FDA已核准的藥物,以及800種具有不同結構和廣泛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研究人員再利用經過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對麻省理工學院藥物再利用中心的藥物分子庫中約6000種分子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出近100個具有抗菌潛力的候選分子,結合實驗驗證,最終確定一個稱為「Halicin」的抗生素候選分子。此抗生素分子與傳統抗生素結構不同,有廣譜抗菌活性,包括多種抗藥性細菌,且可能不容易引起大腸桿菌的抗藥性,而小鼠實驗顯示其能有效治療艱難梭菌和泛抗藥性鮑曼不動桿菌感染。

此外,研究人員也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對ZINC15資料庫超過1億個的化合物分子進行篩選,該資料庫是專門為電腦篩選設計的虛擬資料庫,含有超過15億個化合物。利用此深度學習模型,研究人員只花三天時間,就從中找到23種與現有抗生素結構不同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性的候選抗生素。透過抗菌試驗驗證,其中有8種候選抗生素至少對一種病原菌具有抗性,其中2種抗菌活性超強,該研究為後續開發新型抗生素奠定了基礎。

不過,大多數機器深度學習模型都是基於一種圖神經網路平台,屬於暗箱操作,大多不具有可解釋性,即人們只看到模型預測的結果,但是不清楚這些模型如何進行決策,以及所篩選出的候選抗生素到底具有哪些與功能相對應的特有結構。

為此,在2020年研究的基礎上,柯林斯教授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最新重磅研究,他們對深度學習模型進行改進,針對具有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構建了一種可解釋、基於分子亞結構的深度學習模型,可對化合物的原子和化學進行深度分析,更精準地根據與抗菌活性相關的特有分子結構篩選出某種新型抗生素,並據此找到一系列具有類似結構的新型抗生素。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現有已知結構和功能的近4萬種化合物資料庫對可解釋深度學習模型進行訓練,該資料包含大多數已知抗生素、天然產物和結構不同的化學分子,以篩選能抑制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的化合物。同時,研究人員也設計了預測這些化合物細胞毒性的模型,以篩選對肝癌細胞、原代骨骼肌細胞和肺成纖維細胞等人體細胞低毒性或無毒性的化合物。

接下來,利用經過訓練的圖神經網路模型對1200多萬個化合物集合進行篩選,主要篩選高抗生素活性、低細胞毒性、高結構新穎性和良好的藥物化學性質等關鍵預測指標,初步篩選出3600多種化合物。為了進一步了解與抗生素活性高預測分數相關的化學亞結構,研究使用計算識別模型的「基本原理」搜尋方法來「打開」黑盒子。透過對其中380種第二輪篩選獲得的候選化合物進行深度分析,發現了兩種化合物符合研究目標,即可解釋這些化合物具有高抗菌活性的基本原理,而且具有較低的人體細胞毒性,具有有別於其他現有抗生素的化學次結構。體外試驗顯示,這兩種化合物具有多重抗藥性細菌,[hx1]包括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等。研究表明,這些化合物是透過破壞細菌膜上的pH梯度來防止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小鼠體內試驗顯示,無論是局部給藥或全身給藥,其中一種化合物都能有效降低小鼠傷口或體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水平,顯示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藥學特性和新型抗生素開發潛力。機制和結構-功能關係分析還表明,該結構類化合物還可以進一步優化,以提高對革蘭氏陽性病原體的選擇性和對革蘭氏陰性病原體的滲透性。

柯林斯團隊的這項重磅研究,無疑為新型抗生素的開發提供了一種強大而高效的方法,透過深度學習模型對巨大的化學空間進行有效的、基於亞結構的探索,自動識別出前所未有的化合物亞結構,有助於發現和設計更多急需的抗生素類別。例如,那些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有效的抗生素,以及針對其他生物過程和疾病的藥物類別,包括抗病毒和抗癌藥物。正如《自然》雜誌編輯團隊評論道,考慮到確定新型抗菌先導物的難度,以及人工智慧在應對這一挑戰方面的前景,這項工作代表了快速探索化學空間的潛在重要藍圖。這項研究將使進一步開發新的無毒化合物成為可能。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湯波

責編朱力遠



花19.9元能在公共廁所做尿液檢查?專家:不能替代醫院檢測

找到自己的渡口

「最優選」還是「從心選」?一名高中生對選科的思考

考試研究為啥越來越卷:一位社會學教師對研究生考場的"田野記錄"

致全省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及家屬的公開信

為什麼動物在交配前,會先聞聞對方的屁股?是害怕被拒...

他過世30年,寫的歌卻捧出無數歌唱家,妻子的選擇令人淚目

元旦將至,市府疾管中心發布食品安全小貼士

松山湖這場論壇"上天入地",AI推動衛星遙感邁入智慧時代

紮根實踐,追求卓越:廣州建築背後的建設者

讓土耳其人破大防的基因檢測,真正的古突厥人去哪了

破防的一次基因檢測

2021年1次基因檢測讓秉承大突厥思想的土耳其右翼破了大防,他們大聲呼籲抵制一家美國公司。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基因定序公司Ancestry,在土耳其搞了一個DNA檢測項目,可以看看自己的祖先來自哪裡。

Ancestry公司的測試盒

這家科技公司檢測報告顯示:今天的土耳其人,主要是被征服的土著安納托利亞人和古希臘人的後裔,和中亞的古突厥人沒幾毛錢關係。而且靠近希臘的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人血統近似希臘人,靠近高加索山脈的土耳其人和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人近似。

土耳其人心心念念的家人如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人根本不在一個基因組裡。

西部土耳其人和希臘人親緣關係很近

Ancestry本身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家譜網站公司,自1983年創立到2020年,就已擁有2,000萬用戶,20億個個人資料。大部分美國用戶使用這家公司產品去做家譜溯源的。這家公司大概沒想到這個計畫搞出這麼多么蛾子。

土耳其人和希臘人、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人基因更接近

以政治強人示人的艾爾段,血統是格魯吉亞人。這個可不是瞎說,埃爾多安老家是黑海沿岸的里澤地區,一個靠近格魯吉亞東北方省份,19世紀末,埃爾多安的曾祖父攜家帶口從沙俄帝國的格魯吉亞巴統地區遷到了奧斯曼帝國的里澤,並在那裡定居了。

縱橫捭閔的「埃蘇丹」是個喬治亞移民4代

艾爾段13歲出來闖天下,一路做到土耳其的老大,江湖人稱「埃蘇丹」。把復興大突厥當作理想,這麼一看倒是和他的格魯吉亞老鄉史達林的政治崛起挺像的。

從匈奴到奧斯曼都是土耳其人的祖宗

這次基因檢測的結果讓太多土耳其右翼破防,因為根據20世紀泛突厥主義思潮,從安納托利亞高原到長城以北都是突厥民族的土地。

按這些人的說法,土耳其人在歐亞大陸腹地建立了16個大帝國,這十六個強大帝國分別為匈奴帝國、西匈奴帝國、歐洲匈奴帝國、白匈奴帝國、格克蒂爾克帝國(突厥汗國)、阿瓦爾帝國、哈札爾帝國、回鶻汗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國、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巴布爾的帝國(莫臥兒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基本上除了成吉思汗其他的草原帝國都碰瓷了個遍。

西元前209年,冒頓單於統一漠北被土耳其人認為是自己崛起的起點,土耳其軍宣紀錄片從這裡開頭

2020年的土耳其建軍節,從匈奴冒頓單於開始算起,到2020年已經2229年了

現在基因檢測一看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關係真的很淺,可能只有奧斯曼上層有一點中亞血緣。中低層都是被征服的原住民,只是現在大部分人都說土耳其語了,算是語言和心理認同上突厥了。

更搞笑的是土耳其著名右翼頭子測了也是希臘血統。

不過這裡引出來個問題,中國北周隋唐時期橫亙北疆的真突厥人去哪裡的,他們又是哪裡來的。

突厥源流

突厥人在中國史書上的來源記載比較"多元",這沒辦法歷史上游牧民族很長時間沒有專門記錄自己歷史的機構,他們的歷史都是周邊政權記錄的。

《週書》認為他們出自漠北索國;

《隋書》說他們是平涼雜胡;

《北史》認為突厥人發源於鹹海;

突厥人起源主流的有五種之多,起源地從地中海之東到大興安嶺。

學者薛宗正老師結合各種史料有一個北人南遷再西遷的理論。我覺得是比較說的通的推測。

薛宗正老師的突厥起源(我畫了個大概如果錯誤請指出)

薛宗正老師認為突厥人的父係是中亞的塞人,這批人在公元前4世紀遷往了北亞的貝加爾湖一帶,和東北亞土著發生了混居,建立了漠北的索國。

貝加爾湖畔的習俗相近的部落我們史書叫丁零人,丁零人的後裔很多比如鐵勒、高車,還有隋唐時期的回紇、薛延陀、同羅等。

然後匈奴人崛起漠北的索國就完蛋了,這時候貝加爾湖畔的主要部眾是丁零人,他們都被匈奴人驅使。在貝加爾湖時,原始突厥人應該逐漸使用起週邊民族的語言。幾百年後突厥在發展過程中,又合併了大量的鐵勒部落。其實鐵勒這個發音和突厥極像,體會一下trk這個發音。今天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中亞的土庫曼都是這個類似的發音。

匈奴完蛋以後,在兩晉時代突厥人隨著鮮卑和南匈奴南下中原,後來在河西走廊定居下來,這就是書里平涼雜胡的由來。

北魏統一北方戰爭時,在河西走廊的突厥人再次被趕跑來到了高昌天山一帶。這時候草原和中原對抗的是柔然人,柔然人是突厥這個時候的老大。

阿爾泰山深處

崛起於阿爾泰山的突厥人完成了對老大柔然人蛇吞象的壯舉

突厥人在阿爾泰山為柔然人鍛造武器,被柔然人蔑稱為鍛造奴隸。突厥人忍氣吞聲不久,阿史那部在546年收攏5萬鐵勒部眾,勢力驟然壯大。最後在阿史那土門帶領下,掀翻了柔然的統治,建立了突厥汗國,土門可汗的弟弟向西擴張更是拿下了從里海到天山的廣闊土地。突厥汗國成了隋唐時期中原王朝的勁敵。

後來在唐代歷代帝王的持續打擊下,東西突厥先後被滅亡。最後一個突厥汗國-後突厥汗國在盛唐名將王忠嗣的打擊下於天寶年間滅亡。後續的突厥人融入其他草原部落,只把突厥語流傳了下來。

突厥武士頭盔,頭盔頂部有狼

北朝為了拉攏這個勁敵,迎娶國突厥公主。北周皇帝宇文邕的正妻就是突厥人阿史那氏。宇文邕和阿史那皇后的遺骨保存的較好。復旦大學做了北周皇室的DNA檢測,阿史那皇后的粒線體DNA屬於東胡系一族。

雖然北周阿史那氏皇后的DNA顯示突厥人高層的母系和東胡系淵源比較深,但是突厥高層的父系還是一個謎。這是因為找不到阿史那氏突厥汗系的男性遺體,突厥人死後採用火葬遺體被燒的乾乾淨淨,這個方式讓後來的科學家大傷腦筋。

北週、隋唐時突厥勢力趨於鼎盛

因為這個習俗,突厥汗國的男性在草原的墓穴基本上沒有挖掘的價值了。不過唐代不少阿史那部的人為唐朝效力。官位做的很高,例如唐太宗時期阿史那社爾,他後來陪葬昭陵。可惜唐末時唐帝陵被軍閥「批量」挖掘,很多陪葬坑被盜掘一空,再把這位阿史那將軍挖出來做DNA匹配也是不可能了。

阿史那社爾死後陪葬唐太宗昭陵,但是唐末的帝陵被偷掘的太嚴重沒有什麼挖掘價值了

也有一種找到突厥人Y染色體的可能。有一些阿史那家族的人歸唐後,把姓氏改成了史。如果能確認現在哪一家史姓祖先是草原來的,也能確認突厥汗廷的Y染色體。這個也很難,國內的史姓做DNA檢測的不少,但是Y染色體標記C、O、N的都有,我們也搞不清楚哪家祖上是突厥人。

薛老師關於突厥的論述比較符合目前考古和文獻推斷

如果有確鑿證據那天找到了阿史那家族的男性,做了基因比對是r1a、r1b的y染色體標記。那麼薛宗正老師提出的中亞塞人東遷到貝加爾湖,和北史書中突厥人發源於鹹海是對的上的。

今天北亞地區遊牧民族後人長相和今天土耳其人大相逕庭

如果阿史那家族男性不是來自塞種,那可能突厥一直就在貝加爾湖放牧打獵的丁零人後裔,和周圍的人一樣說著鐵勒語。然後被匈奴驅使跟著鮮卑匈奴南下,最後一路輾轉到阿爾泰山開始了發家歷史,並把突厥語的影響傳播到中亞廣大地區。

突厥語為啥分佈這麼廣

突厥語為啥分佈這麼廣,連中亞的粟特人後裔和西亞安納托利亞半島土著都改說突厥語了。我覺得首先突厥人利用粟特文字記錄了自己的語言,這個是極大的統治技術的進步。粟特字母是當時廣泛流行於絲路上的文字。有了文字做骨骼,語音有了載體,沒那麼容易消散了。突厥語沿著突厥人征服的道路迅速傳播。

7世紀時的突厥文

其次是突厥人和突厥人有親緣關係的族群分別統治了蒙古高原和中亞極長時間,從六世紀突厥開始後面的薛延陀、回紇、黠嘎斯都是其實都是貝加爾湖畔發展出來的,語言相近。他們一波波的從歐亞大陸腹地入侵中亞、西亞。 10世紀以後的哈喇汗國塞爾柱帝國還是說的類似的語音。儘管今天土耳其人突厥血統很少,但是幾百年不斷的征服讓廣大底層接受了統治者的語言。中亞除了高山上的塔吉克人、阿富汗人說波斯語,低地和丘陵的人們都說突厥語了。

突厥汗國之後回紇汗國依舊說和突厥語相近的語言

回到土耳其人血統這件事上,現代土耳其的民族認同雖然有點荒誕,但是這個民族建構非常成功。經過100年的強化基本上成了土耳其人的思想鋼印。

今天土耳其人是安那托利亞土著+上層中亞土庫曼人的結合體但不妨礙他們認一千多年前的突厥人做祖先

現代土耳其的民族認同是19世紀開始構建,當時奧斯曼帝國面臨亡國滅種危機。知識分子為了挽救國家岌岌可危的命運,開始嘗試各種想法。他們強調講突厥語的人必須聯合成一個國家。

泛突厥主義的領土要求

然後20世紀現代土耳其建立後,一代一代人的灌輸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思想。現在糾偏已經不可能了,這個思想也是現代土耳其的立國之本。

現代民族屬於一個虛構的共同體,不是生物學上的概念,而是一個政治文化概念,可以不斷地被政治力量分化、整合甚至直接創造。我們東南小島幾十年的「洗腦」洗出一批不認同中華的人,這些人也很難再洗回去,只能強力糾偏。

台灣教科書公然把殖民時代的日本稱作"母國"



新年獻詞丨向光明處,一往無前

2023年最後一趟中歐班列(武漢)順利開出,全年運輸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超50%

中國晉南地區首列中國—俄羅斯班列開行

沙烏地阿拉伯足球新紀元:菲爾米諾光輝背後的轉型與挑戰

土耳其聲稱在敘利亞東北部打死一名庫德工人黨成員

中歐班列(武漢)2023年累計開行848列,「勁」增加57.6%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公開徵求《烈性犬名錄和大型犬隻標準(修訂版)》修訂意見

2023年海外資產複盤:AI熱潮撐高美股、印度股市八年連漲、日本地產復甦

敘利亞抗議者宣布2024年革命將持續,呼籲推翻現政權

凝心聚力,一路生花丨華程國旅集團2023年大事記

第40次南極考察|「雪龍2號」大洋隊進行首次考察作業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雪龍2號」12月28日電(記者周圓)北京時間28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雪龍2號」大洋隊在西風帶開始投放拋棄式溫鹽深儀,進行水文環境走航調查,這也是大洋隊首次進行考察作業

2023年12月3日,「雪龍2號」正在開拓航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祝賀攝)

負責此任務的考察隊員彭騰騰介紹,此次水文環境走航調查主要獲取航線海洋溫度、電導率和深度等數據,可以補充完善我國在南極重點海域重點斷面調查之外的水體環境相關數據,為南極海洋及全球氣候變遷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雪龍2號」大洋隊隊長陳超表示,該作業順利開始為大洋作業奠定了良好基礎。隨著大洋作業各項準備就緒,除走航作業任務外,綜合調查任務也將拉開序幕。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由自然資源部組織。在完成前期羅斯海新站保障任務後,「雪龍2號」日前載上大洋隊員,正前往阿蒙森海進行考察作業。



保定市超額完成2023年小型水電分類整改任務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任務一線"

空地協同解霾,天上飛機夜航增雨,地面發射增雨火箭

1951年,陳毅讓84歲的黃金榮去掃大街,老蔣感慨道:陳毅太厲害了

元旦將迎來新一輪降雪,希望這次除雪可以給力

青海省祁連縣發布強風黃色預警

遇事沖在前履責幹在先記平頂山市「最美民兵」宋欣奇

直擊演訓場| 淬鋒礪刃鍛尖兵

別讓低溫對你凍手凍腳

市農機系統喜獲2023年全國陝西賽區農機手安全作業勞動競賽佳績

2023年12月30日星期六

新演算法將物理問題轉化為量子語言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谷歌公司科學家設計出一種演算法,可將複雜的物理問題轉化為量子物理學的語言,這可能使量子電腦變得更有用。相關論文發表於最近的《物理評論X 》雜誌。

一旦量子電腦變得足夠強大,它們可能會對加密、藥物研發等特定任務有用,但是否能解決許多傳統電腦無法處理的科學問題,目前仍是未知數。

最新研究負責人賴安·巴布什及其同事開發出一種演算法,可翻譯大量傳統物理問題,使其能在量子電腦上運作。而且,在量子電腦上模擬某一類重要的傳統系統時,運算速度會得到指數級提升。

研究團隊解釋說,任何受到外力干擾的穩定係統,例如凱夫拉背心突然被子彈擊中,都可用描述球和彈簧這類系統的數學語言予以描述。這些系統中的物體遵守胡克定律,來回反彈。

研究發現,無論多麼複雜,這些傳統彈簧系統的數學描述都可表示為薛丁格方程式的某個版本,該方程式描述了任何量子系統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透過觀察兩個方程式之間的相似性並使用對稱性,研究人員編寫出一種演算法,將彈簧移動的距離和速度轉換為薛定諤方程式的語言以及量子電腦使用的量子位元。這種球和彈簧系統可描述許多物理問題,包括大多數波浪狀系統,如神經元活動圖或從表面反射的光等。

巴布什團隊目前還沒有計算出運行演算法需要多少量子比特,可能超出了今天的量子電腦擁有的量子比特數,解決這些物理問題或是首批糾錯量子電腦的應用領域之一。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和美國在量子電腦領域的比較

物理指標預測主動脈擴張準確率達98%

鑄造卓越教師團隊賦能優質均衡發展

【技能競賽獎牌故事】努力是幸運的伏筆-張令業

第一原理計算推動新材料研發-記北京龍訊曠騰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汪林望

去前線當傭兵需要帶哪些裝備?

2023年:煙火重燃科技崛起經濟大事潮流熱點全揭秘

從8大藤校早申錄取結果,看海外名校急需怎樣的學生

遠不止華為Mate 60?2023年的中國人快把「工業皇冠的明珠」摘禿了

北京:8家前沿計畫落地再生醫學產業園區

FDA今年迄今共核准56種新藥較去年增加51%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的最新記錄,今年迄今為止,該機構的藥物評估及研究中心(CDER)已經批准了56種新療法,較2022年批准的37種新療法增加了51%。

值得一提的是,該記錄不包括FDA批准的生物製劑許可證申請(BLA),因為BLA適用於疫苗、基因編輯藥物和免疫球蛋白產品等產品,屬於FDA生物製品評估及研究中心(CBER)的職權範圍。

根據產業顧問公司LEK Consulting的Daniel Neumeier的分析,腫瘤是今年獲得CDER批准的最常見的治療領域,佔核准新療法的31%。今年獲得PDA批准的著名抗癌藥物包括:

(1)由禮來(LLY.US)開發的BTK抑制劑Jaypirca,該藥物現已被批准用於治療套細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細胞性淋巴瘤這三種類型的血癌

(2)由艾伯維(ABBV.US)和Genmab(GMAB.US)共同開發的Epkinly,這是一種T細胞接合雙特異性抗體,適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性或難治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這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得FDA批准的皮下注射雙特異性抗體。

(3)由輝瑞(PFE.US)開發的BCMAxCD3雙抗Elrexfio,該藥物已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患有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成年患者,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過四種療法,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抗CD38單株抗體。

(4)由強生(JNJ.US)旗下楊森公司開發的雙特異性抗體Talvey,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成年患者,這些患者已經接受了至少四種前線療法,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抗CD38抗體。

此外,針對神經系統自體免疫疾病的新療法分別佔獲準新療法總數的11%。

在針對神經系統的新療法中,百健(BIIB.US)和日本衛材(ESALY.US)共同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Leqembi在今年1月獲得FDA的加速批准許可,並在7月獲得完全批准。 CDER也批准了阿卡迪亞(ACAD.US)旗下的Daybue(trofinetide,曲芬尼肽)用於治療兩歲及以上的成人和兒童患者的Rett綜合徵(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精神運動發育的疾病),以及Sage(SAGE.US)和百健共同開發的口服抗產後憂鬱口服藥物Zurzuvae。

在針對自體免疫疾病的新療法中,輝瑞開發的口服選擇性1-磷酸鞘氨醇(S1P)受體調節劑Velsipity已被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禮來的IL-23p19單抗Omvoh同樣核准用於治療中至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

輝瑞今年有6種新療法獲得了CDER的批准,排在後面的是百健的4種和阿斯特捷利康(AZN.US)的3種。今年獲得CDER批准的其他領先製藥商包括葛蘭素史克( GSK .US)、施貴寶(BMY.US)、再生元製藥(REGN.US)、羅氏(RHHBY.US)、諾和諾德(NVO. US)、賽諾菲(SNY.US)、諾華製藥(NVS.US)。

其他成功的藥物申請人包括Travere Therapeutics(TVTX.US)、UCB SA(UCBJF.US)、Incyte(INCY.US)、Cidara Therapeutics(CDTX.US)、Pharming Group(PHAR.US)、Protalix BioTherapeutics(PLX .US)和Bausch + Lomb(BLCO.US)。



得過流感就不需要接種疫苗?專家建議

年終人物回訪|柴俊燕:希望劉學州的案例能有個好結果

現實版《釜山行》?美國黃石公園偵測出殭屍鹿病毒,或感染人類?

笑不活了!大熊貓「強生」風雪中思考熊生| 網友調侃,評論笑麻了

天津市藥檢院濱海實驗室正式進行藥品檢測業務

速看!國家衛健委回應

武漢協和醫院多專業聯合救治罕見免疫疾病患者

沙灣市博爾通古鄉:寒冬送關懷情系"最遠一家人"

"斷片酒",喝了真的會"斷片"嗎?究竟是怎麼回事?

阻擊病毒餓死腫瘤,海洋生物「變身」醫療器械

中國和美國在量子電腦領域的比較


差距:

美國公司在量子計算技術的商業化和實用性方面可能領先一步。 IBM已經推出了多款高位元的量子處理器,2023年生產1000個量子位元的處理器。


雖然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投入龐大,但美國由於其強大的科技產業和私人投資,在整體研發資金上佔優勢。


美國在量子科學和工程領域擁有大量的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為其量子電腦的研發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源


美國的量子運算生態系統更為成熟,包括硬體、軟體、演算法和應用等多個層面的企業和研究機構。


優勢: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量子科技的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為量子電腦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國的科學研究團隊在量子運算實驗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例如「九章」量子運算原型機的研製,展現了高水準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中國在量子通訊量子糾纏等領域有深厚的基礎研究積累,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為量子電腦的研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援。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量子科技合作,與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和企業進行交流與合作,有助於吸收全球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阿根廷推開了地獄之門,休克了!

美感分析:過去20年,美國外交為何如此失敗?

美國挑起緬北衝突?中國再發通緝令,和統無望?解放軍發出最強音

找藉口對伊朗動武?美英法德齊稱,伊朗的濃縮鈾,已達到武器級別

美國普查局預計2024年元旦世界人口總數將接近80.2億

美國也怕洩密? X-37B成功發射,直播8分鐘就關閉,沒人知道去哪裡

美發布國防授權法後,中國也發布《軍事運輸投送條例》,聚焦備戰

美國要G7探討沒收3000億美元俄資產?英媒:德法意和歐盟持保留意見

美國緬因州州務卿:川普在該州不具備2024年總統選舉黨內初選資格

麥克阿瑟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沒的?

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

新科技將太赫茲波放大3萬多倍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霞)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成功優化了專門用於6G通信的太赫茲(THz)奈米諧振器,將太赫茲電磁波放大3萬倍以上。這項突破有望為6G通訊頻率的商業化帶來改變。相關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奈米快報》雜誌。

以前,即使利用超級電腦處理,設計太赫茲奈米諧振器也很耗時。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個人計算機,透過整合基於物理理論模型的人工智慧AI)學習,提高了太赫茲奈米諧振器的效率,並透過一系列太赫茲電磁波傳輸實驗,對新開發的奈米諧振器的效率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令人震驚:新設計出的太赫茲奈米諧振器產生的電場是一般電磁波產生電場的3萬倍。而且,與先前報導的太赫茲奈米諧振器相比,新諧振器的效率提高了3倍。

研究人員解釋道,一般來說,基於AI的逆向設計技術主要用於在可見光或紅外線區域內設計光學元件結構,但這些區域僅為所有波長的一小部分。將這些技術應用於6G通訊所使用的太赫茲頻率範圍(0.075THz-0.3THz)面臨極大挑戰,因為太赫茲的波長要小得多。

有鑑於此,團隊設計了一種創新方法,將一種新的太赫茲奈米諧振器與基於物理理論模型的AI逆向設計方法結合。這種方法能在不到40小時內對設備進行最佳化,即使在個人電腦上也是如此。而此前,科學家進行一次此類模擬需要數十小時,對設備優化一次可能需要數百年。

研究人員強調,優化後的奈米諧振器可望對超精密探測器、超小分子偵測感測器熱輻射計等設備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這項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僅限於特定的奈米結構,還可擴展到使用不同波長或結構的物理理論模型的研究。

來源: 科技日報



中國人民大學:2024年起,社會人員可自行登記、預約入校

拍《霸王別姬》時,因為葛優一句話,張國榮從此改了對他的稱呼

跨省賣車,越來越多

15米高「恐龍」擺院中嚇壞鄰居,如今終於搬走,當事人:花10萬買的,孩子很喜歡

盤點2023

70億參數大模型,端側AI賦能下的Find X7,效率與品質並存

中國南海司令礁:戰略價值非凡,一旦吹填可掌控南沙東南所有島礁

低空經濟"起飛",武漢無人機考"證"忙

ES和NX優惠7萬,UX和RZ直降4萬,揭秘雷克薩斯多新車降價行情

穿衣指數請查收!元旦假期天氣地圖出爐

人工智慧首次自主設計並完成化學反應

2023年7月7日,在瑞士日內瓦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全球高峰會」上,一名與會者與機器人互動。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一個美國研究團隊開發的名為Coscientist的人工智慧系統近期首次自主學習了諾貝爾獎級別的化學反應,並成功設計實驗步驟,在幾分鐘內完成了這一反應。這意味著人工智慧未來有望幫助科學家更快、更多地獲得科學成果。

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這個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文稱,Coscientist的核心是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GPT-4,它完成的「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已在全球科學研究、醫藥和電子工業等方面廣泛應用。 2010年,因在這項反應相關領域作出傑出貢獻,來自美國日本的3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研究人員稱,Coscientist能透過網路搜尋有關化合物的公開訊息,找出並閱讀有關如何控制機器人實驗室設備的技術手冊,編寫電腦程式碼來進行實驗,並分析結果數據有效性。在實驗操作中,Coscientist能操控實驗室中高科技機器人等實驗設備,精確實現吸取、噴射、加熱、搖晃微小液體樣本等,最終成功合成目標化學物質。

在完成「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之前,研究團隊對Coscientist配備的不同軟體模組單獨測試。在其中一項測試中,如果按照Coscientist設計的步驟實施,能成功制出阿斯匹靈、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常用物質。

研究人員表示,人工智慧首次規劃、設計和執行了人類發明的複雜化學反應。科學研究中存在著嘗試、失敗、學習和改進的反覆過程,而人工智慧有望大大加速這一過程,因為後者可以全天候"思考",彌補人類科學家的不足。



中東巨變:各國聯手逼使哈馬斯投降,要求放棄加薩改寫新時代篇章

國防部:美國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劣跡斑斑

淮北市烈山區委書記李明考察華園紫杭

國家天文台冷湖基地團隊榮獲「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與年度團隊」稱號

社會完全亂套!阿根廷的劇本似曾相識,接下來或軍方登場了

凌晨戰鬥打響!美宙斯盾艦剛打開發射筒:無人機和飛彈便從天而降

大陸是否全面中止ECFA?國台辦劃出紅線,台學者:有三招可以應對

日本,日本,只要他稍微強大,他都會惦記中國的領土,沒有例外

外交部:中國政府對其他國家及電信企業在中方管轄海域鋪設國際海底電纜持歡迎與支持態度

美軍超級大黃蜂硬剛無人機潮,誰將成為紅海霸主?

癌症病患的天大福音,中國發展出抗癌神器BNCT,可精準殺死癌細胞

#文章首發挑戰賽#近日,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BNCT 」強流質子迴旋加速器樣機研發順利通過技術驗收。這標誌著國內首台基於強流迴旋加速器的硼中子捕獲治療( BNCT )樣機成功開發。這台機器能夠在30分鐘內精準辨識並殺死癌細胞,而且價格不貴,一次治療大概相當於一次化療的價格。

抖音截圖圖片

首先恭喜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僅在2022年,我國癌症發病新病例為406.4萬人,癌症死亡人數241.4萬人。具體來看,男性發病人數為223.4萬人,女性為183萬人。肺癌在男性中最為常見,佔男性癌症的24.6%。乳癌在女性中最為常見,佔女性新發癌症的16.72%。這個數量相當於克羅埃西亞全國人口,比蒙古人口還要多70萬人。

腫瘤科醫師奔走相告

因為癌症發生率高,死亡率高,是當今死亡率和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全世界的醫院和醫生,沒有一個國家不想研發出治療癌症的儀器或藥物。目前我們研究出的這種基於強流迴旋加速器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儀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癌症的儀器,預計在半年內能大規模投入臨床治療。

抖音截圖圖片

這絕對是廣大癌症患者的天大福音,首先不開刀這一項,就為癌症患者省去巨額的治療費用,僅就這一點來說,這儀器的研製成功功德無量。目前我國癌症化療一次的費用在1000—10000元之間,如果這個費用能夠精準殺死癌細胞,又不用受開刀支苦。那麼我們可以肯定的說,癌症患者的治癒率將大幅提高,死亡率將大幅降低,我們可以宣布,癌症將不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

希望早日大規模應用

癌症治療一直是世界醫學難題,癌症也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如果這項科技成果大規模應用,儀器治療一次殺死所有癌細胞,如果在輔以中藥調理,癌症將不再是宣布死亡的重大疾病,甚至比治療良性腫瘤還要簡單。發現罹患癌症,到醫院用儀器治療一次,中醫再控制病源,癌症將會變成普通疾病,再也不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

真是神奇的科技力量

這裡為何要提到中醫?就是這種儀器雖然能夠精準殺死所有癌細胞,但是它殺死的只是癌細胞,產生癌細胞的根源這台儀器是解決不了的。如果不用中醫控制癌症發生的根源,這個成長的癌細胞雖然被精準消滅掉,但是造成癌細胞成長的原因還沒有消除,也就是癌症還會復發。如果癌細胞被精準殺死,免疫細胞將會佔據絕對優勢,再輔以中藥根除癌症根源,癌症真的可以說是一種常見的小病了。

抖音截圖圖片

現在廣大癌症患者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中藥或西藥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只要能夠等到這台儀器投入使用,已經宣布死刑的癌症,將不再是大問題。希望這台儀器能幫助現有癌症患者都能治療康復,並能把以後的癌症患者全部治療康復,如能那樣真是功德無量。 #濟寧頭條#70後的頭條生活#



【社招】中核子工程公開選聘第一批首席專家!

元旦假期北京口岸將迎出入境高峰!至少提早3小時到機場

從逆勢達成的「希爾頓速度」到如約而至的第600家酒店,協同助力希爾頓集團在中國市場再立里程碑

駐蒙古國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以應付極寒天氣

明天12.29號天氣預報:回暖遇到"霾伏",同時冷空氣與雨雪交鋒

嘉定博物館展「片玉鉤玄」:看玉帶鉤的工藝及變遷

口述歷史-17歲那年日本憲兵隊問我:給你一桿槍,你敢抗日嗎?

"吸睛"又"圈粉" 特色農產品亮相"冷水魚·冬捕季"

華爾街見聞早餐FM-Radio | 2023年12月28日

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發生3.0級地震

2023年12月28日星期四

有氧運動調控粒線體品質控制系統逆轉老化大鼠心臟的病理性重塑

摘要:

文題釋義:

粒線體品質控制:粒線體生物合成、分裂、融合和自噬及其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構成粒線體品質控制系統。此系統調控粒線體數量和品質的相對穩定,確保粒線體維持正常功能和能量產生以滿足細胞生命活動,在維持細胞穩態和細胞存活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有氧運動:是指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持續時間較長、以有氧代謝提供運動中所需能量的運動方式,對改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等)、代謝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一定療效。

背景:老化與心血管疾病易感性增加有關,而粒線體功能障礙在各種原因所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中起關鍵作用。規律體力活動有益心血管健康並且能夠防治慢性心臟疾病,然而粒線體在運動對老化心臟發揮保護作用中的具體機制尚未明確。

目的:觀察有氧運動對老化大鼠心臟病理性重塑的影響,並探討粒線體品質控制系統在其間的可能作用機制。

方法:取60隻Wistar大鼠,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3組,每組20隻:青年安靜組(6個月齡)及老年安靜組(20月齡)大鼠在鼠籠內飼養12週,老年運動組(20月齡)大鼠進行12週中等強度的有氧跑台運動(60%最高跑速,坡度0°,60 min/d,5 d/週)。 12週後,取大鼠心臟進行相關指標檢測。

結果與結論: ①組織學檢測:與青少年安靜組比較,老年安靜組大鼠出現心臟向心性肥大、心肌纖維化及心肌細胞凋亡及缺失、心臟舒張功能障礙(P < 0.05);與老年安靜組比較,老年運動組大鼠心肌纖維化和細胞凋亡率減輕、細胞數量增加、心臟功能改善(P < 0.05),心臟表型由病理性肥大轉變為生理性肥大;②心肌粒線體功能:與青少年安靜組比較,老年安靜組大鼠心肌粒線體過氧化氫生成速率增加(P < 0.05),態3、態4呼吸速率及呼吸控制比下降(P < 0.05),呼吸鏈複合體Ⅰ、Ⅱ及Ⅳ活性下降(P < 0.05),粒線體鈣保留能力下降(P < 0.05)、粒線體通透性轉換孔開放程度增加(P < 0.05);與老年安靜組比較,老年運動組大鼠上述指標皆有明顯改善(P < 0.05);③心肌粒線體品質控制:與青年安靜組比較,老年安靜組大鼠心肌粒線體生物合成下降(P < 0.05),粒線體自噬活性增加(P < 0.05),粒線體融合減少(P < 0.05)、分裂增加(P < 0.05);與老年安靜組比較,老年運動組粒線體生物合成與粒線體自噬活性升高(P < 0.05),粒線體融合增加(P < 0.05)、分裂減少(P < 0.05);④結果顯示:規律有氧運動透過調控粒線體品質控制系統發揮對老化大鼠的心臟保護效應,進而逆轉病理性心臟重塑並提升心臟功能。

https://orcid.org/0000-0001-9274-8021(唐亮)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期刊出版內容重點:組織建構;骨細胞;軟骨細胞;細胞培養;纖維母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骨質疏鬆;組織工程

關鍵字:有氧運動, 老化, 心臟重塑,粒線體品質控制, 生物合成, 融合分裂, 粒線體自噬

引用本文:唐亮, 王合霞, 王慶博, 皮亦華, 張艷. 有氧運動調控線粒體質量控制系統逆轉衰老大鼠心臟的病理性重塑[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4, 28(16) : 2534-2541.

閱讀更多請登入《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有氧運動調控粒線體品質控制系統逆轉老化大鼠心臟的病理性重塑




這家醫院心血管內科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女子美甲後長期不卸,灰指甲竟找上門!醫生提醒→

28歲起,她成了村裡老人的"共享孫女"

泉州一30歲女子做瑜珈突發腦梗塞這些運動要注意

車載衛星通訊功能真的要來了!吉利將再次發射11顆衛星

從發燒到過世僅4天! 36歲女子突然離世

張永洲:為父老鄉親守護那方健康淨土

消化系統及其運作原理

洗草莓千萬別摘草莓蒂!小心越洗越髒

懷孕8-9個月時,胎寶會進入到"增長期",準媽媽們注意控制體重

TVOC監測站的基本原理與關鍵功能-歐森傑

TVOC監測站是用來偵測和分析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TVOC )的設備。這些化合物通常來自汽車廢氣、工業排放、建築材料、家具、清潔劑等,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品質可能構成威脅。

基本原理:

TVOC監測站的基本原理是透過一系列感測器來捕捉和量化空氣樣本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些感測器通常基於光電離偵測器(PID)或氣相層析-質譜聯用技術(GC-MS)。 PID技術利用紫外光照射樣本,使有機化合物電離,透過測量電流的變化來確定TVOC的濃度。而GC-MS技術則透過先將空氣樣本中的化合物分離,然後進行品質分析,以識別和量化各種化合物。

關鍵功能:

1. 即時監測與數據記錄: - TVOC監測站能夠即時監測空氣中TVOC的濃度,並將數據記錄下來。這些數據對於環境品質評估和污染源追蹤非常重要。

2. 廣泛的檢測範圍: - 現代的TVOC監測站可以檢測從低濃度到高濃度的TVOC,涵蓋了各種環境和工業場所的需求。



3. 數據分析和報告: - 監測站不僅能夠記錄數據,還通常具備數據分析功能,可以產生詳細的報告,供環境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使用。

4. 遠端監控與警報系統: - 許多TVOC監測站具備遠端監控功能,可透過網際網路將資料傳輸到中央監控系統。此外,它們還可以設定警報系統,在TVOC濃度超過預設閾值時發出警告。

總結:

TVOC監測站透過其高精度的檢測技術、即時監測能力和廣泛的應用範圍,在環境監控和公共健康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TVOC監測站的功能將繼續優化,為我們提供更多關於空氣品質的關鍵訊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環境污染問題。

歐森傑可為您提供國外原廠進口氣體感測器、智慧氣體偵測模組、到氣體偵測儀氣體警報器、氣體傳送器、氣體偵測器、氣體分析儀、氣體控制主機、等全系列產品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憑藉著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服務,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遠銷中東印度日本、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方寸天地的「鐵保障」紮根錄井設備維護保養第一線20年

中東局勢顛覆,伊朗高級軍官被"斬首",美國以色列大禍臨頭

以色列引火燒身!炸死高級顧問,伊朗發誓復仇,導彈已瞄準以軍

紅海危機贏家出現?中方外貿訂單漲至38兆,外媒:徹底攔不住了

劉權輝:做流傳百年的陶瓷精品

回顧2023:這10件事,影響的不只今年

鄭多燕:塑形也能很快樂,我就是要打破世俗偏見丨專訪

明治維新三傑:他們的名字與傳奇故事,日本歷史上的英雄傳奇

健美操在中國丨從爭議到流行,跳操如今也講"個性化定制"

幹起來了!亞美尼亞怒關俄電視台,普丁故意給亞塞拜然總統慶生

抗鉅細胞病毒感染新藥獲批,專家:移植治療要精準化、個人化

鉅細胞病毒(CMV)是一種常見的β-皰疹病毒,是移植受者最常見的病毒感染之一。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經歷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後感染CMV可能會導致移植失敗甚至患者死亡等嚴重後果。

目前,我國移植後難治性CMV感染的患者治療方案較為有限,現有藥物具有潛在嚴重的副作用,也可能會要求患者住院或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創新、療效好且安全性高的治療藥物。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 .cn )從國家藥監局獲悉,抗病毒感染領域藥物馬立巴韋片(商品名:抑泰之)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適用於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後鉅細胞病毒感染和/或疾病,且對一種或多種既往治療(更昔洛韋、纈更昔洛韋、西多福韋或膦甲酸鈉)難治(伴或不伴基因型抗藥性)的成人患者。

針對移植術後的鉅細胞病毒感染相關問題,澎湃新聞採訪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薛武軍教授。專家表示,移植術後感染的發生與發展主要取決於病原體、宿主的免疫功能狀態及抗感染藥物之間的動態平衡,CMV感染是移植後最嚴重的病毒感染併發症,發生率高達30%-80 %。在健康人群中常常為隱性感染,但對免疫低下或移植人群來說,會導致瀰漫性感染以及嚴重併發症。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受訪者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薛武軍教授。受訪者供圖

移植治療後鉅細胞病毒感染發生率達30%-80%

鉅細胞病毒作為一種廣泛感染的皰疹病毒,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臨床上,在實體器官移植受者的發生率為16%-56%,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受者的發生率為30%-80%。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MV感染可能會危及生命。

專家介紹,在經歷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後,患者不可避免會因應用免疫抑制劑而導致免疫系統抑制。此時,如果發生CMV感染可能會導致移植失敗等嚴重後果,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薛武軍表示,在移植手術中,抗感染是許多臨床醫師需要突破的重點問題,主要會發生供體感染、醫源性感染和多重抗藥性感染。對於一台移植手術來說,抗感染工作不僅發生在手術台上,而是要形成一個全鏈條式的預防和治療,從獲取供體器官到患者順利出院,每個環節都需要開展必要的抗感染工作。

移植相關感染的病原體主要為細菌、病毒、真菌和卡氏肺孢子蟲等。伴隨著造血系統各個細胞移植後數量和功能的恢復,感染的特徵和病原體在不同時期也有所不同。吳德沛表示,「移植相關的病毒感染是臨床上比較棘手的問題,尤其是CMV感染和EB病毒感染,其中CMV感染是最嚴重的病毒感染併發症,多發生於移植後中晚期,感染和再激活是移植後患者生存的不良預後因素,給臨床診治帶來了很大挑戰,包括移植後感染在內的併發症防治是精準移植的重要環節。"

「CMV感染是移植後常見且嚴重的病毒感染,發生率高達30%-80%。在健康人群中常為隱性感染,但對免疫低下或移植人群來說,會導致急慢性感染以及嚴重併發症。」吳德沛提到,對於異體移植受者而言,CMV血清學陽性是CMV感染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而我國異體移植患者移植前的血清學陽性率最高可達92%,若不採取預防措施,80%的患者在移植後出現CMV再活化。 CMV感染導致的CMV疾病涉及幾乎所有人體器官系統,可引發嚴重視網膜炎間質性肺炎、胃腸道出血、肝炎胰臟炎病症,甚至發生進行性肺炎,嚴重低氧血症、擴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器官衰竭等症狀而導致患者死亡。

此外,專家表示,CMV感染還可透過影響免疫系統功能而導致其他病原體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發生風險的增加,從而影響移植患者預後,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和花費增加。

「在腎臟移植手術方面,技術上的難關一是排斥,一個是感染,由於免疫抑制後排斥反應降低,人的抵抗力下降,感染的可能性就提高了。」薛武軍也提到,在腎臟移植手術中,排斥反應和感染是影響移植物長期存活的一對矛盾體。從取得、保存、修復到移植再到預防排斥的免疫抑制治療等多因素容易引起繼發性感染,腎臟移植需要全鏈條的預防,臨床一直在追求的就是最低的排斥和最低的感染發生率。

「精準移植」強調移植治療要精準化、個人化

目前,治療移植後CMV感染的現有方案可能存在潛在的嚴重副反應,也可能無法充分抑制病毒複製。 「目前第一線藥物的作用標靶均為DNA聚合酶,容易發生交叉抗藥性,並且由於給藥方式的原因,現有治療方案往往需要患者住院治療或延長住院時間。」吳德沛說。

目前臨床上現有的針對CMV病毒感染治療方案並不能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部分患者在接受合理的抗CMV治療2週後,病毒量維持不變或上升,伴或不伴有CMV病的症狀體徵,沒有改善或持續進展。難治復發CMV患者在臨床上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需求,首先是療效性方面,這部分患者經傳統藥物規範治療後,往往病毒量或臨床症狀改善不佳,面臨疾病進展風險,其次是安全性方面,常用的第一線抗CMV藥物存在骨髓抑制、腎毒性、電解質失衡等不良反應,影響了患者的藥物使用。

近日,馬立巴韋片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適用於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後鉅細胞病毒感染和/或疾病,且對一種或多種既往治療(更昔洛韋、纈更昔洛韋、西多福韋或膦甲酸鈉)難治(伴隨或不伴隨基因型抗藥性)的成人患者。吳德沛表示,馬立巴韋錠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一個靶向並抑制UL97蛋白激酶及其天然底物的抗病毒製劑,它的獲批將為中國難治性(伴或不伴耐藥)CMV感染或疾病的移植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口服治療選擇。

吳德沛介紹,一項Ⅲ期臨床研究顯示,在伴或不伴抗藥性的難治性CMV感染患者中,馬立巴韋治療8週時的CMV病毒血症清除率高於常規治療組2倍以上(55.7% vs. 23.9%)。骨髓抑制和腎毒性發生風險較常規治療組更低。

「在腎臟移植在的圍手術期內,鉅細胞病毒感染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感染,需要採取移植前篩檢、移植後通過口服藥物進行預防等一系列方式降低感染風險, 但仍然有部分患者會發生感染, 一旦發現CMV感染要及時治療。 」薛武軍表示。

此外,在吳德沛看來,創新高效檢測新技術,研發新型藥物,檢測病毒攜帶狀況等有助於感染的早期發現與預防,抗感染療效的動態評估,也有助於難治抗藥性病患的有效治療和藥物毒副反應的減少。

吳德沛強調,骨髓移植要「精準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精準移植的概念其核心是精準二字,具體內容隨著研究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精準移植的要求貫穿移植全過程,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從本病的評估、移植前預處理到供體選擇和細胞輸注,再到移植後維持治療、復發和併發症防治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強調精準化、個人化,以求獲得最大的療效和最小的副反應,並制定最適合每位患者的全程管理策略。

薛武軍也表示,目前的移植治療要採取個別精準化的免疫抑制治療。 「每個病人有不同的代謝特徵,我們還要監測腎臟功能、其他檢測指標,更重要的還有用藥的藥物濃度,根據用藥的濃度和腎臟功能動態的觀察和調整具體用藥的劑量。只這樣才能既預防排斥反應,也不會因免疫力低下而導致感染,以及引起藥物副作用。」薛武軍說。



圍孕小課堂|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抗疫的第一要素!

與時俱進、歷久彌新丨民族品牌健力寶背後的故事

杭昌高鐵黃昌段開通,江西11個設區市全部邁入"高鐵時代"

健康講壇:女性養生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蘋果手錶在美銷售禁令正式生效:涉血氧專利技術糾紛,蘋果已上訴

女人感染HPV,就是不檢點?醫生闢謠,不要讓無知毀了婚姻

資深驢友「蹭團」健行意外身亡,子女索賠89萬法院判了

精子危機,男性不孕症怎麼這麼多? | 地球知識局

手機、電腦、WiFi的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2023年非洲豬瘟用什麼藥防控好?發酵中草藥防控非洲豬瘟方案!

2023年12月27日星期三

(第40次南極考察)「雪龍2號」啟程前往阿蒙森海進行科學考察

新華社「雪龍2號」 12月25日電(記者周圓)北京時間25日下午,執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完成物資補給與隊員輪換後,駛離紐西蘭利特爾頓港,前往阿蒙森海進行科學考察。

考察隊副領隊王金輝介紹,自11月1日從上海出發以來,「雪龍2」號主要執行保障羅斯海新站建設任務,包括運送新站建設隊員和物資、為「天惠」輪破冰引航引航等。

接下來一段時間,「雪龍2號」將前往阿蒙森海,進行生物生態、大氣環境、沉積物環境、海洋環境以及污染物分佈等綜合調查,並會積極支持一些國家科研計畫計畫。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由自然資源部組織。本次考察將依托「雪龍號」、「雪龍2號」、崑崙站中山站長城站等進行相關綜合調查監測,深入研究南極在全球氣候變遷中的作用。 (完)



12歲雙胞胎少年,成緬甸遊擊隊領袖,後來如何了?

伍德戴帽,曼聯棄將兩助攻,諾丁漢森林客場掀翻紐卡斯爾

山東港赴紐西蘭、澳洲出訪團圓滿完成各項出訪任務

今年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新三樣」出口83.1億元

新疆庫爾勒香梨首次出口中亞

亞洲股市持穩,中國例外。美國通膨緩解支撐全球樂觀情緒

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乏鈣質嗎?不一定!盲目補鈣,不治病反致病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滿滿的冬季氛圍感,梁王山迎來最美霧凇景觀

三角網路部署、NCFC的組成、稜鏡門計劃,中國網路產業艱困往事

到南極觀察磷蝦、測海溫…「第40次南極考察」大洋科考即將展開

「北京極光」刷屏的時候,我們的太空天氣科學家在忙些什麼?

前不久北京「極光」事件刷屏。在北京看到「極光」實屬罕見,一般只有在接近極光卵的有限緯度(地磁緯度約65°~75°)處能觀測到。大家在興奮地感慨居然北京也能看到「極光」的時候,一群預判了該事件的科學家早已忙碌了起來。

作為專業的太空環境服務保障機構,中國科學院國家太空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太空中心)空間環境預報中心從此次事件的初始,就利用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誇父一號等天地基監測數據緊盯事件發展狀況,第一時間向太空站等用戶發送預報產品。

圖1:子午工程站點佈局圖

圖2:以子午工程為基礎,國際子午圈計畫聯合120°E+60°W上的地基探測設備,探測全球空間環境

磁暴事件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磁暴事件期間,科學家們在爭分奪秒地進行太空環境探測和研究。空間衛星在運作的同時也會採集一手的就地空間環境參數。我們還有很多地面的探測設備──如我國的子午工程,從地表向上遙測空間環境的變化狀況,監視著空間天氣的一舉一動。

為了獲知這次強烈磁暴事件對地球空間環境造成的全球性影響,國際子午圈聯測工作小組與太空環境預報中心緊密合作,於11月28日第一時間分析與研判了地球空間爆發強烈磁暴的可能性,並及時發布了自30日開展聯合觀測的倡議。

國際聯合觀測獲得寶貴數據

子午工程、國際非相干散射雷達網、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等國際子午圈的成員和合作監測網絡迅速響應、高效部署,圓滿完成此次國際聯測,獲取了極為寶貴的強磁暴期間多要素的同步觀測數據。

參與聯測的地面設備採用無線電、光學、地磁場測量等多種探測原理,收集了80餘個主要站點的電離層數據和中高層大氣數據(如圖3-圖6所示),為此磁暴期間的空間環境綜合研究建立了完整詳實的資料庫,為解答令人困惑的中國北部地區極光,包括北京"極光",提供了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專業資料庫。

圖3: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世界時)美國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達偵測的電離層100km-500km高度區域的電子密度

圖4:2023年12月1日珠海站全天空氣輝成像儀觀測到的電離層不規則體

圖5:2023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子午工程武漢崇陽站MST雷達風場

圖6:2023年12月1日子午工程三亞站非相干散射雷達觀測的電子密度、電子溫度、離子溫度等參數

12月7日,為了總結聯測活動成果、規劃後續科學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張順榮教授(國際子午圈計畫首席專家小組專家)、太空中心徐寄遙研究員(子午工程總工程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雷久侯教授三位聯測活動召集人,以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立波研究員等60多位專家和學者聯合發起了探測科學分析討論會,組織本領域科學家對磁暴時空間環境特徵進行初步梳理和研讀,安排了後續聯合研究活動。

透過對重大空間天氣擾動事件的國際聯合探測和後續研究,可以更完整地揭示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全球/大尺度影響,了解空間環境擾動在全球特別是沿子午面的傳播過程和規律,最終實現空間天氣的準確預測,造福人類高技術系統和文明發展。這也是國際子午圈計畫的主要科學目標。

本次地磁暴對航太工作有什麼影響?

對於在太空執行任務的航太員,質子事件是威脅航太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最主要的太空環境事件,但這次事件不伴隨太陽質子事件,因此對航太員沒有影響。

此次地磁暴期間中國太空站的軌道速率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加速趨勢(如圖7所示),這種現像是因為太空站軌道操作頻繁,太空站軌道維持及姿態調整都可能對軌道產生明顯影響。單純從軌道資料不能判斷地磁暴對太空站軌道衰減的影響。

圖7:地磁暴期間中國太空站軌道半長軸變化

圖8:地磁暴期間球星(NORAD:53301)軌道半長軸變化

圖8給出了「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以下簡稱「球星」)在此次地磁暴期間軌道的衰減。該衛星由太空中心太陽活動與太空天氣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共同開發。衛星設計為球形,構型簡潔,具有確定的面質比,且沒有軌道製動,因此其軌道變化可準確反映地磁暴的影響。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地磁暴加劇了衛星軌道的衰減。具體而言,磁暴發生前,軌道衰減速率為109公尺/天,在磁暴發生期間及隨後的數小時內,軌道衰減迅速增加到189公尺/天。可見大磁暴對低軌衛星的軌道有顯著的影響。考慮到目前球星高度約480km左右,而太空站軌道高度約為380km,大氣密度更加稠密,因此在無軌道煞車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地磁暴對其軌道造成的衰減效應應更加顯著。

本次地磁暴對導航通訊有什麼影響?

這次地磁暴事件期間,我國部分地區的電離層在12月1日~2日發生弱擾動,各觀測站的電離層F2層臨界頻率(foF2)和電離層TEC參數相對背景值都有變化,但幅度不大(如圖9),對通訊導航等系統的影響不大。

圖9:12月1日~2日地磁暴期間,漠河(mhgr)、北京(bjgr)和三亞(syge)站觀測到的電離層foF2變化,以及漠河(mhgr)、北京(bjgr)、廣州( GZ03)和南寧(NN04)站觀測到的電離層TEC變化。 (數據來自子午工程和太空中心台站)

結語

目前太陽活動處於第25活動週的高年,日面爆發活動頻繁,太陽黑子數處於上升階段,大或強地磁暴(Kp≥7)數目也將呈現上升趨勢,未來兩三年這種大地磁暴事件也會多次發生,「極光獵人」可以做好觀測準備,航太用戶則需要提高警覺。

致謝:羅冰顯、劉四清、丁凱、陳志青、楊昉、李暉、崔延美、敖先志、石育榕、王聽雨、任廷領、沈華、陳艷紅、苗娟、週振奇對本文亦有實質貢獻。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太空科學中心



東西德合併後東德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嗎?薩沙問答第233集

華為生態加速度汽車手機雙進擊

遼寧又贏啦!張鎮麟點燃比賽,廣州隊只能望塵莫及!

名字過度可愛!這些高校教授走紅

廣州越秀:北京路掀起遂溪"美食熱",助力農貨出鄉出海

免費時代的挑戰:張志磊號召力遭質疑,付費直播將迎轉捩點?

"打算自己解決"?希望菲律賓說到做到

八大藤校的早申錄取率公佈,也揭露了2024名校申請的一個必殺技

拜登埋的雷爆了?日本野心曝光,8國已經點頭,新危機朝中國逼近

2023美妝關鍵字:日韓價格大跳水,反代購帶火國貨

復旦上醫團隊系統描繪DNA轉錄成RNA起始連續動態全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徐彥輝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在線發表研究長文,首次用結構重現出了轉錄從頭起始的16個連續動態全過程,揭示了通用轉錄因子(GTFs)和轉錄泡協同RNA聚合酶Pol II調控轉錄起始轉變為轉錄延伸的分子機制

圖為文章發表截圖。本文圖片皆由復旦上醫提供

生命的遺傳物質是DNA,而DNA可以透過自我複製,伴隨著細胞的分裂傳遞遺傳訊息。 DNA可以透過轉錄形成RNA,RNA透過翻譯的過程合成蛋白質。

轉錄是基因表現調控的核心,基因表現調控在人類的發育、疾病發生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真核細胞的基因轉錄需要經歷起始、延伸、終止等多個階段。多細胞生物為了滿足在同一組基因組的基礎上實現差異性的基因表達,需要經過非常複雜且精細的基因表達調控過程。轉錄起始過程涉及十餘個複合物上百個蛋白的巨大轉變,過去幾十年來,眾多的實驗室利用生物化學、單分子生物物理學以及結構生物學等方法開展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但對其發生過程和分子機制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徐彥輝團隊解析了一個轉錄過程中重要的動態事件:從轉錄起始延伸到轉錄的過渡,這事件也稱為啟動子逃脫。啟動子逃脫是轉錄從起始到延伸的關鍵轉折步驟,在這過程中RNA聚合酶II的構形需要發生變化,在生成RNA產物的同時解離通用轉錄因子。

長期以來,這個過程一直蒙著神秘面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冰點評認為,「揭示啟動子逃脫過程」是領域中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快速的動態事件,RNA聚合酶II延伸的速度一般被認為是每分鐘幾千個鹼基,而啟動子逃脫過程涉及的只有最初的20個左右的鹼基的合成,也就是說需要在幾秒鐘內完成一系列的動態事件,這對於結構生物學研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根據介紹,復旦上醫團隊設計了一系列的轉錄模板,可以控制RNA聚合酶II停在轉錄最初17個鹼基時的任意一個鹼基位置。這項設計好比讓連貫的場景變成一幀幀定格畫面,隨後,研究人員逐步捕捉每一步的畫面,連貫而成一部動態「電影」。這部「電影」也首次描繪出了連續的轉錄起始動態全過程,揭示完整轉錄起始過程及其分子機制。

先前,徐彥輝團隊連續在Science雜誌發表5篇研究論文,揭示多個轉錄起始關鍵過程的分子機制,包括揭示人源BAF複合物的染色質重塑機制、轉錄起始複合物識別基因啟動子及其動態組裝機制、中介體促進RNA聚合酶磷酸化和轉錄活化機制、+1核小體調控轉錄起始的分子機制以及發現並鑑定新型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上述工作較為系統性地揭示了轉錄起始各階段關鍵點的複合物狀態,推動了對轉錄機制的深入理解。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研究員陳曦子、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2019級直博生劉維達、青年研究員王茜敏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博士後王鑫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研究員、生物醫學研究院兼任研究員徐彥輝為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邱晨輝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當速食變得「慢」了

《文藝報》評論:將赤子之心形之於文(巴隴鋒)

大回暖已開始,新一股冷空氣即將生成,元旦後我國將迎來寒流天氣

2024復旦大學應用統計432專業課真題解讀(附估分答案)

上海新一批「少年科學家」亮相! 210名高一學生入選"英才計畫"

學術之星特等獎!這個博士生做對這件事

獲評省獎!多專科防治腦重疾,中山三院建成一站式腦診療研究中心

年薪最高100萬!珠海博士後專場招聘會發出引才"最強音"

復旦學子用「金點子」創意賦能楊浦「15分鐘社區生活圈」→

200餘家醫療機構攜手打造骨科"航母"

2023年12月26日星期二

中國科研人員在漢研發出可注射溶栓奈米機器人

記者24日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科首席教授官建國帶領團隊,研發出可注射溶栓奈米機器人。這意味著,未來,外科醫生透過向病人注射奈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血管相關的疾病,有望成為現實。

相關成果於近日發表在《 Science 》(《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

官方組織國介紹,與帶有電池、晶片等裝置的金屬盔甲式機器人不同,奈米機器人是透過物理化學方法製備出來的,可以將化學能、磁、電或熱等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自身動能,且尺寸在奈米量級的微小顆粒。

「可注射的溶栓奈米機器人,就是將奈米機器人靜脈注射至體內,並執行溶栓任務。」官建國說,血管可被視為奈米機器人在體內的"高速公路",透過靶向操控,可以將奈米機器人快速定向導航到病灶部位,以最少侵入性方式高效清除血栓,讓病人基本上感覺不到痛苦並降低手術風險。

官建國團隊耗時10餘年研製出的可注射溶栓奈米機器人為磁驅載藥類型,其在沒有外磁場作用時,能以單顆粒形式高度分散在血液中;在交變磁場作用下,能組裝成可拆解的奈米機器人集群,執行心血管疾病(血栓)安全標靶治療。

目前,該研究成果已在大鼠血栓模型中,實現快速靶向溶栓,且沒有產生明顯的器官損傷或發炎反應。

「要真正應用到臨床,還需克服一些挑戰。」官建國坦言,挑戰包括提升奈米機器人在血液循環系統中的全降解代謝性能、穩定載藥能力、自主尋靶和可控靶向給藥的智能化程度等。他表示,將和團隊繼續攻關,力爭用5年至10年時間,推動可注射奈米機器人走向臨床。 (完)

(圖片來源:中新社)

【編輯:王戎飛】

【來源:中新社】



扭力監控的重要性與方法-SunTorque智慧擰緊系統

電磁學領域的新發現電磁學四大基本定律被證偽

望城街道和諧社區:遠離疾病享受健康

突發心血管疾病,一般有哪些症狀?

這些特徵居然決定了壽命長短?你注意了沒?

駕駛口吐白沫、臉色蒼白浦東警方通報:氣溫驟降突發心血管疾病

上了年紀血壓能不能降到130以下?血壓控制較低是好還是壞?

陝西首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診

天冷這樣吃地瓜,奶奶一週吃5次,吃飯香睡眠好,臉色紅潤氣好

顛覆你的認知💥朋友們,千萬不要再節食減肥了

新型抗體或能對抗多種流感病毒

【來源:科技日報】

甲型流感病毒的概念圖。

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在人類血液中發現了一類以前未被識別的抗體。這種免疫系統蛋白似乎能中和多種形式的流感病毒。最新研究或開發針對季節性病毒且能提供廣泛保護性疫苗的關鍵。相關論文刊發在12月21日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誌。

研究團隊解釋稱,流感疫苗促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此抗體可與入侵的流感病毒外部的血凝素病毒蛋白結合,阻止其進入人體細胞。不同的抗體以不同方式與血凝素的不同部分結合,但血凝素本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產生可躲避舊抗體的新流感株。因此,醫藥廠商每年都會根據最主要病毒株的預測提供新的流感疫苗。

有鑑於此,研究人員正開發能同時抵抗多種株的流感疫苗,並聚焦在能同時抵抗H1和H3流感亞型的抗體。這兩種亞型包含多種株,是造成人們廣泛感染的原因。

在最新研究中,霍利·西蒙斯團隊在血凝素構建塊序列中的一些H1菌株中發現了一個微小變化——133a插入。研究顯示,某些能中和H3的抗體也能中和H1。但如果血凝素發生上述微小變化,則該抗體不能中和H1。

在對患者血液樣本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團隊發現了一類新抗體。試驗顯示,無論是否出現133a插入,此抗體都能中和某些H3株和某些H1株。而獨特的分子特徵使這些抗體與其他能中和H1和H3株的抗體不同。

研究團隊指出,人們需要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病毒疫苗,以跟上病毒持續進化的腳步。最新研究表明,人類有可能產生強大的抗體反應,中和不同的H1N1和H3N2病毒,這為設計更好的疫苗應對流感病毒開闢了新途徑。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侵害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jpbl@jp.jiupainews.com



淘寶年度十大商品首次出現虛擬商品,「愛因斯坦的腦子」入選

事關戴口罩!最新回應,緊急提醒

愛滋病早期有哪些訊號?儘早了解,不要誤以為是皮膚病

近期高發!長沙兒科門急診情況如何?實地走訪來了→

沂南縣多措並舉完善工作系統提質增效強化疾管能力

中國提倡滅鼠,法國政府卻讓與鼠共存,兩國態度為何相差這麼大?

四川:溫度驟降! 12月25日報,明天氣溫將降到1℃,多穿衣服哦

張洪志:不騙你,基因改造和雜交技術本質相同?基因改造的深度思考6

天氣預報:極寒仍在,回暖在即!江蘇的這個冬天不會冷!

這些情況容易發生病原體疊加感染!青島市疾管中心專家提醒→

恆星「死亡」時的狀態有哪些,對周圍的行星有何影響?

|會說話的燒杯

編輯|會說話的燒杯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在天體系統中也是如此,等到恆星燃盡的時候,就是它「死亡」的時刻。

在1987年,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雲星系附近,發現超新星爆炸,據推測爆炸的時間在15億年前。

也就是說有一顆恆星在15億年前就已經死亡了,那麼,恆星死亡過程是什麼,會不會影響周圍的行星系統?

什麼是超新星

超新星是恆星的最後一幕,超新星爆發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其亮度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的總和。

這種勢頭如此驚人的宇宙"暴力事件",將恆星的物質迅速拋入星際空間,形成一個膨脹的氣體和塵埃殼狀結構,被稱為超新星遺跡。

超新星遺跡與生活中的殘骸相似,向外延展,並不斷向周圍的空間輸送能量和物質。

2016年,中國科學家觀測到擁有超強亮光的超新星,其亮度堪比太陽的5700億倍,成為史上最強超新星。這項發現使中國在超新星研究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超新星的形成源自於大質量恆星的核融合過程。當恆星核心區累積到一定程度時,質量巨大的恆星無法繼續透過熱核反應產生能量,核心坍縮並引發大規模爆發。

這種爆炸不僅會摧毀恆星,也為星際空間中的物質提供了豐富的重元素,促進新恆星的形成。這些重元素對宇宙中其他恆星的生命週期產生了重要影響。

超新星在星系中非常罕見,一顆事件需要數十億年才會發生,但因為宇宙中的星系數量龐大,每年都會有許多超新星被科學家發現。

其中最著名的一顆是1987年在麥哲倫星雲中發現的"1987A",它是自1604年以來首顆能用肉眼看到的超新星。這項發現對天文學的發展和宇宙演化的研究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1年,三位天文學家透過研究超新星發現,宇宙正在以加速度膨脹並變得越來越冷,這對宇宙最終的命運提出了有趣的推測,也因此獲得了本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外,超新星常被用作標準燭光來測量星系間的距離,為宇宙中的尺度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恆星「死亡」時的狀態

不同質量的恆星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迎接生命的終結,可能會變成白矮星,也可能變成中子,也有可能變成黑洞

對於質量不如太陽8至10倍的恆星,它們在耗盡核燃料後會形成一種名為白矮星天體

這類恆星的殘骸是由電子簡併壓力支撐的,這意味著它們內部的壓力足以抵禦自身重力的壓迫,使恆星不至於完全塌縮。

例如,太陽在晚年便會演化成一顆白矮星,儘管那時的它已不再熾熱耀眼。

而當恆星的體重超出太陽的8-30倍時,在臨終之際會經歷一次超級大爆炸,名為超新星爆炸,從而誕生中子星。

中子星是一種更為緊湊的星體,其內部壓力來自中子的簡併壓力,使其能夠抗衡強大的引力。

中子星的密度驚人,一小匙的中子星物質重量堪比一座大山。

倘若恆星的初始質量遠超太陽的30倍,那麼在超新星爆炸後,它可能會孕育出一個黑洞,一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時空彎曲奇點。

關於黑洞的研究一直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挑戰,科學家試圖從中找到宇宙更深層的秘密。

周圍行星的命運

紅矮星的壽命演化中,其自身特性決定了對周圍行星的影響。相對於其他恆星類型,質量較小、對流層充分的紅矮星具有較長的生命週期。

這類紅矮星的質量低於太陽的35%,其對流層允許氦元素透過對流分散在恆星各處,避免了元素在內核堆積。

同時,恆星其他區域的氫元素則能透過對流到內核中完全燃燒。

這種高度利用氫元素的特性使紅矮星能夠以極穩定的光度發射出能量,壽命可以延伸數千億年。

然而,紅矮星的行星並非毫無憂慮,為了使行星能夠在紅矮星周圍存在宜居條件,距離恆星必須足夠接近。

這意味著行星可能會受到潮汐鎖定的影響,導致一面永遠朝向恆星,另一面永遠背離恆星。

這種潮汐鎖定在行星表面帶來巨大的溫度差異,可能導致一個永遠陰暗該無法維持生命的一半,而另一個則被恆星持續加熱。

而對於距離的過近,則可能帶來另一個問題。紅矮星在極端事件下,可能會發生大型耀斑,其規模可達到太陽最大耀斑的數萬倍。

這樣的耀斑釋放出的高能量粒子,和輻射可能對行星上的生物體產生致命影響,使其不再適合生存。

對於太陽大小的恆星(中等質量恆星),當太陽邁向紅巨星時,它的體積會膨脹到足夠大,以至於地球軌道會處於所謂的紅巨星外層。

而太陽直徑的增加也會導致地球被徹底吞噬,所以在太陽膨脹之前,地球及其他行星都面臨著被太陽吞噬的命運。

結語

就當前人類的科技文明來說,儘管有了令人驚嘆的進步,但是對於像太陽耀斑氦閃、超星爆發這樣的宇宙現象,仍然是束手無策

就拿1989年魁北克的大斷電來說,X級耀斑事件就像是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就算是在地球上有大氣層的保護,人類目前仍然無法低於太陽輻射的影響。

幸運的是,並非所有的恆星都會對它們的行星造成如此嚴重的困擾。

例如,質量介於太陽0.5到0.8倍的恆星,它們的生命週期更長,表面活動較低,不會對周圍行星造成劇烈的影響。

甚至人類在面對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也沒有什麼抵抗能力,不過因為科技的進步,能夠預測天災將要到來的訊號,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目前有實力的大國不斷在航太領域探索,目前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太空站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在太空遨遊,甚至開太空船,宇宙自駕遊也會實現。




Sam Altman突遭起底生活奢靡!戴百萬名表,開上億豪車,買6億豪宅

送禮名單外洩,信和不信都很為難

產業觀察: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國雷射顯示產業迎來"黃金時代"

重拾老本行,看他如何打造華人戲劇文化社群→

歷經16個半小時,中國鐵塔緊密協同電信企業實現震區通訊暢通

台島潛艦事故,解放軍要參與搜救?運8Q進入台西南空域

長津湖戰後再無聖誕節背後的6處邏輯錯誤

南海局勢緊張,中方決定先打出頭鳥?美國急忙打來電話,別開槍!

韓雪峻:專注育種25年,以平台文化打造祥欣繁殖體系生態圈

最新!王寶強回應了! 「解清帥已開始直播帶貨」衝上熱搜

中國嫦娥五號重大發現!為何美國300多公斤月壤都沒這些成果?

導語 2020年12月17日, 中國 嫦娥五號 成功帶回月球樣本,這批樣本包括了約1731克的月壤樣本,以及未經污染的 月岩 樣本。 這其中包括來自月球表面的21克、地下的加熱樣本46克,以及由月球土壤粒子、岩石和玻璃泡沫組成的月壤樣本1664克。 中國 科學家在對這些樣本展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