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代謝》最新發表一篇由北京大學科研團隊領導完成的癌症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包含小鼠和人類數據的研究表明,乳酸水平升高或導致癌症發病後惡病質(即疾病相關的體重減輕)的發展。
根據論文介紹,惡病質(Cachexia)是一種惡性代謝綜合徵,特徵是體脂、肌肉量快速下降,約50%-80%的癌症患者會深受其害。惡病質會導致患者極度疲勞和虛弱,抵抗力、生理功能以及生活品質快速下降,對癌症治療的耐受力也會降低,並造成約20%的癌症患者死亡。過去的研究表明,癌症會顯著改變患者的代謝和特定代謝產物的水平,但其與惡病質的關係並不明確。迄今為止,惡病質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
在本研究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教授和胡新立研究員與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篩檢了癌症惡病質患者和小鼠血液中的代謝物,發現乳酸水平升高與腫瘤引起的體重減輕密切相關。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透過持續給予小鼠乳酸,造成血乳酸水平升高,可以和腫瘤一樣,造成體重下降等惡病質表型。
本研究顯示,乳酸可與其在白色脂肪細胞中的受體GPR81結合,激活GPR81的下游信號,增加脂肪組織產熱反應和脂解等代謝活動,導致脂肪質量損失,並進一步引起肌肉萎縮和體重劇減。研究團隊也發現,阻斷GPR81可限制小鼠的腫瘤生長。
蕭瑞平教授、胡新立研究員19日透過網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這項研究發現顯示乳酸在惡病質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阻斷其受體GPR81可能為癌症惡病質提供新的藥物標靶和潛在治療策略。兩位學者指出,後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惡病質早期發生的脂肪組織的代謝紊亂如何引起繼發的骨骼肌萎縮。 (完)
無筆試,有編制,安家費最高30萬!雲南省普洱市進行青年人才專案招引
中國科學院研發3台科學載重及管理器隨鵲橋二號成功發射升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