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國科學報》 記者趙廣立
「我老是想不通,為什麼很多年輕的理工科好苗子上了名校後,就不再搞物理研究了?」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在與《中國科學報》記者的「世界量子日」對話活動中,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國內專業量子運算人才僅千人左右
目前,中國量子資訊科學人才緊缺,量子計算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有統計數據稱,目前全球的量子計算人才數量以「千」為單位,國內專業量子計算人才僅千人左右——這一數據得到了郭光燦的確認。
面對量子計算人才數量緊縮的現狀,郭光燦提出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句「郭光燦之問」。他說,許多在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等賽事中表現優異的精英人才——他們有非常好的物理素質,非常適合做物理基礎研究,一旦被保送或考入一流大學後,很多人就不搞物理,而是去讀金融或商科了,真正留下來從事物理研究的人非常少。 "真的很可惜!"
量子資訊科學的進步和相關技術產業的興起,擴大了量子運算人才需求的缺口。 2020年,教育部首次增設量子資訊科學專業,中國科技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成為國內率先開設該專業的大學。 2021年、2022年相繼有6所大學開設量子資訊科學本科專業。今年3月,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福州大學、河南大學增設量子資訊科學。國內開設量子資訊科學專業的院校達13所。
本土人才培育迫在眉睫
「教育部批次開設量子科學與技術相關專業的舉措,有助於培養更多量子運算專業人才。然而,在吸引更多潛在優秀人才投入量子資訊科技領域方面,我們仍需努力。」郭光燦說,國家各部門、社會各界應繼續採取措施,鼓勵更多人才加入量子資訊隊伍。他認為,這其中,本土人才培育是關鍵。
他講到,過去由於中國科學發展程度有限,不得不依賴引進人才或將人才送往國外深造培養的方式來匯聚科研力量。而今,隨著國家科研水準的提升和科研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們已經有條件在本土培養出世界級的青年科學家」。因此,除引才外,必須加強"造血能力",透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在本土培養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人才。
郭光燦正是這樣做的。在從事量子相關研究的學術生涯裡,一連坐了近20年的「冷板凳」。而當他在2000年拿到中國量子資訊領域第一個國家「973」計畫時,已近退休之年。從那時起,他就透過專案佈局的方式,吸引國內年輕團隊從事與量子資訊科技相關的研究;同時,在課題組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和生活條件,讓有志向和有能力的學生充分發揮潛力。
事實上,在當前國際情勢下,培養本土量子科技人才也有客觀要求。在資金、設備、人員交往等各方面,中國量子科技只有自力更生"華山一條道",創造有利於本土量子科技人才成長的環境迫在眉睫。
「我們有能力在本土培養出與國際水準相當的科研人才,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證明。」郭光燦說。他建議未來堅持兩點:一是抓住學科前沿,讓學生在前沿領域進行研究;二是創造良好的學術風氣。 "我相信,我們還可以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人才。"
美國靠大廠,中國靠誰?
2023年底,阿里達摩院將其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捐贈給浙江大學;2024年初,百度公司將旗下量子實驗室及相關設備贈予北京量子院。兩家科技企業的這項捐贈行為,被視為中國科技「大廠」剝離量子科技研究的標誌。
然而,在美國,除了高校外, IBM 、微軟、 Google 、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是量子科學探索的主力。 2023年底,IBM公佈了其1000個位元的超導量子晶片,向全球展示了在量子運算領域的實力。
「我認為,百度和阿里巴巴停止量子電腦研發,短期內對國內有一定影響,但對整個發展趨勢不會有影響。」郭光燦說,國內大公司做量子相關研發本身就有跟風的因素,放棄量子研發計畫「可能是發現其推向市場的時間比預期的長」。
「國內量子技術仍在發展,整個趨勢不會改變。」郭光燦說,儘管百度和阿里巴巴停止了量子電腦的相關研發,但並不影響國內發展量子電腦的熱情。目前仍有許多新公司正努力將實驗室的技術進展工程化、技術化,並研發試用產品。
他進一步指出,國外量子電腦發展主要依賴大公司投資,國內量子運算發展生態應該更依賴國家引導以及國企與量子創新企業的聯合。
郭光燦注意到,國外已經開始將量子計算融合超級計算系統設施共同發展,即"量超融合";國內也有一些超算中心在嘗試"量超融合",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他也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各地都非常重視量子科技發展,許多單位在籌備進行相應的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甚至一些金融、製造、醫藥等行業也在考慮利用量子相關技術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我們在量子技術應用方面相對國際上可能滯後一點,但發展是勢不可擋的。」郭光燦說,只要人才隊伍跟得上,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蔣介石設計下圈套,連週總理都中計,毛主席做了兩件事就成功破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