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星期二

地球上,山的高度為什麼不能超過20000公尺?是什麼鎖住了山高?

太陽系山峰之巔-火星奧林匹斯山,其高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2.1萬米,而相比之下,儘管地球廣闊無垠,其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也僅止於8844米。

有人就會好奇了,為何地球未能孕育出超越2萬公尺的山峰?

其實不是地球不想,而是它真的做不到。而且假如地球的山峰達到了1萬米,甚至2萬米,我們人類的生活也會大變樣。

星體的品質是山脈高度的決定性因素

為什麼山體會越來越高呢?除了地殼運動外,行星本身的質量也十分關鍵。俗話說,底子殷實,才能茁壯成長。

而山體是由岩石堆積而成的,而這些岩石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在地球上和其他行星上,質量越大的行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岩石來源,而且數量也越多。

所以,質量大的行星,就有更多的岩石物質來源,這樣就能夠提供更多的岩石來堆積山體,山體才有機會越來越高。

地球(左)木星(右)

而且任何物體的發育成長都離不開時間。固態行星在形成後會經歷長期的內核活躍狀態。這個內核活躍狀態可不是鬧著玩的,它會導致持續、劇烈的地質運動。

這些地質運動可是山體形成的直接原因。想像一下,如果一個星球的內核都在不停地活躍,那表面上的山體可就不得了。所以,地質運動持續的時間越長,對錶面地形的影響就越大,高山的幾率也越高。

地球上有不同板塊構造的地殼,它們不時會互相碰撞,造成劇烈的擠壓作用。這就好比兩塊大餅互相擠壓,會使得餅的邊緣變得更高,形成山脈一樣。

因此,地球山峰所能達到的高度,不僅受到其內部地質結構特性的限制,也受到外在自然​​力量長期作用的影響。

也就是說,地球上的山峰如果想要長到1萬米,至少得發生個關乎引力和質量的大事故,到那時候,它的環境可能也就不適合生命生長了,而我們人類也將不復存在。

造山運動其實就是地殼運動

地殼的活躍運動,即我們所說的造山運動,是塑造地球上巍峨壯麗山峰的神奇力量,長久以來,這些山峰以其雄渾與奇特,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無論是去記錄。那麼,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山峰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這背後,其實隱藏著地殼運動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

眾所周知,地球的外殼由許多巨大的板塊構成,這些板塊並非靜止,而是如同漂浮在熔岩之上的巨型拼圖,在緩慢地移動、碰撞、摩擦。

山脈的形成,正是源自於這些板塊的運動。例如碰撞造山的過程,當兩塊板塊相遇並相互擠壓時,它們產生的巨大力量會使得地殼隆起、褶皺,進而形成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便是這過程的傑出代表。

回溯至數千萬年前,印度板塊猶如一艘巨大的航船,攜帶青藏高原,向歐亞大陸板塊駛去。兩者之間的猛烈碰撞,不僅使得青藏高原隆起,更擠壓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而珠穆朗瑪峰,這座地球上的最高峰,便是在這場壯麗的碰撞中誕生。

除了正面的碰撞,板塊之間還會發生側向的擠壓。當板塊在側向受到擠壓時,地殼會如同被折疊的紙張一般,形成褶皺,並逐漸隆起成為山​​脈。

阿巴拉契契山脈的形成便是這種機制的典型實例。數億年前,位於北美東部的歐亞板塊與北美板塊相互擠壓,地殼在擠壓下形成褶皺,最後演變成了阿巴拉契契山脈。

此外,火山爆發也是塑造山脈的重要力量。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在地表冷卻凝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便形成了火山山脈。夏威夷群島便是火山山脈的生動例子。

數千萬年前,太平洋板塊中的熱羽流為夏威夷群島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岩漿不斷地噴發,在地表堆積,逐漸形成了現今我們所見的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

火星之巔-奧林匹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此外,奧林匹斯山的存在與火星的地質構造運動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它坐落於火星的埃德拉區(Elysium Planitia),這個區域被認為是火星地殼活動的一個熱點,可能誘發了相對頻繁的地表活動,包括岩漿的噴發和地殼的形變,從而有助於奧林匹斯山的形成。

奧林匹斯山

關於其高達20,000公尺的成因,一個關鍵因素在於火星缺乏與地球相似的地殼板塊運動。因此,火星上的火山能夠在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中持續活動。沒有板塊運動的干擾意味著火星火山可以長時間噴發,進而累積更多的岩漿物質,最終造就出更高的山峰。

奧林匹斯山

奧林匹斯山作為盾狀火山,其形態與地球上的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相當相似。儘管冒納羅亞火山的尺寸-長120公里,寬103公里,高4,100多公尺-遠遠不及火星的奧林匹斯山,但兩者在形成機制與結構上卻頗為相近。

奧林匹斯山體積之巨大,以至於從火星表面的任何位置都無法目睹其頂峰,皆因其高聳的山巔已然隱匿於火星的地平線之下,無從窺見。

地球山體為何無法持續上升超2萬公尺海拔

從地質學的視角出發,山脈的形成是一個漸進且極其緩慢的過程,其生長速率之低以至於在人類所能觀測的時間尺度內幾乎難以覺察。

地球山脈的生長速度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包括板塊運動的速率、火山活動的頻繁程度與強度,以及岩漿侵入的範圍等。

首先,板塊的運動會導致地殼發生褶皺和隆起,進而促使山脈的高度逐漸提升。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例,它至今仍保持著每年數公分的微小上升速度,這主要歸因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持續碰撞。此外,火山爆發所產生的岩漿堆積和冷卻過程同樣會對山脈的高度產生貢獻。

這些自然力量共同作用,雖然速度緩慢,但積年累月之下,山脈的高度得以不斷提升,塑造出地球上壯麗的自然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山脈的生長,包括但不限於:風蝕和水蝕,會侵蝕山體,導致山脈的高度降低;地震,會導致山體滑坡、崩塌,也可能會使山脈的高度改變;人類活動,例如採礦、伐木等,也可能會對山脈的生長造成影響。

這些因素讓「山」不斷改變自己的形態,無法做到一直生長,但是也因為這些因素,才創造出形態各異、變幻莫次的地形景觀。

流水是塑造山地景觀的強大力量。流水沿著山坡沖刷而下,切割出溝壑峽谷,形成奇峰異石。例如,美國的大峽谷就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的侵蝕所形成的壯麗景觀。

在高海拔地區,冰川會不斷侵蝕山體,形成U形谷、角峰、冰斗等獨特的冰川地形。例如,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就以壯麗的冰川景觀聞名於世。

地球上的山脈,是經過億萬年地質作用塑造而成的壯麗景觀,它們不僅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傑作。而我們需要做的則是:敬畏自然,更珍惜地球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除了火星,太陽係其他行星也有超級高山嗎?

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火星的奧林匹斯山。金星作為太陽系中第二顆行星,也是一個地獄般的世界,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80,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然而,金星上也有一些高聳的山脈,其中最高的山峰是馬克斯韋爾山,高度超過10公里,也是擁有萬米高山的一員。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它沒有固體表面,但其大氣層中存在強烈的風暴和氣旋。這些風暴可以產生巨大的雲層,這些雲層可以被認為是高山。

是的,你沒有看錯,當對標氣態行星時,它們產生的風暴和氣旋猶如我們的山峰。其中,木星上最大的「山峰」是位於大紅斑中心的一個巨大反氣旋,高度超過22公里,也超過了奧林匹斯山的高度。

木星上的大紅斑

土星是太陽系中第六顆行星,也是氣態巨行星。它與木星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其大氣層中的風暴和氣旋。土星上最大的「山峰」是位於北極的一個巨大反氣旋,高度超過20公里。

木星

該反氣旋也被稱為六角形風暴,是土星上已知的最穩定、最持久的風暴。它已經存在了至少數百年,甚至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科學家認為,風暴的穩定性是由於它位於土星北極的獨特位置。在這個位置,風暴受到來自多個方向的風的影響,這些風相互平衡,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六邊形結構。

六角形風暴

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第七顆行星,也是一顆冰巨星。它與木星和土星不同,因為它有一個傾斜的軸線和一個倒轉的磁場。天王星上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其南半球的一個巨大的暗斑,高度超過16公里。

「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天王星表面黑色暗斑圓形區域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行星,也是一顆冰巨星。它與天王星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其傾斜的軸線和倒轉的磁場。海王星上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其南半球的一個巨大暗斑,高度超過11公里。

相信,隨著我們對其他行星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很可能會發現更多令人驚嘆的山峰和景觀。畢竟,宇宙的宏大是超越了我們想像的存在。



凱迪拉克IQ傲歌純電SUV發布,具備33吋大螢幕,共兩種動力

最新新聞播報:2024年5月6日22時7件事!

美國深度拆解華為Pura70:驚人評價揭示國產手機新高度!

IMF宣布:上調預期!

亞裔細分法案是什麼「地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地球真正的“主人”,比人類早數十億年誕生,經歷多次生物大滅絕

在無盡的宇宙中,我們的家園- 地球 ,是一顆充滿活力與活力的藍色星球。它的誕生與演化,是一個充滿神奇與奧秘的過程。 地球的形成,大約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在那個遙遠的時代, 太陽 系 尚未形成,只是一片混沌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塵埃和氣體逐漸聚集,形成了 太陽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