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17時27分, 「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準確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開啟了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往返之旅。從當天凌晨起,位於上海松江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天馬65米射電望遠鏡開始轉動,「嫦娥六號」探測器VLBI測軌觀測工作正式開始,天文台隨即進入一級保電狀態。
圖說: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一級保電護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訪談對象供圖(下同)
「嫦娥六號」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任務。為保障探測器能順利抵達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發現並採集月壤樣本後順利返航,地面上的「VLBI測軌觀測」工作不可或缺(VLBI中文全名為「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就是將地面上多台望遠鏡聯合起來,組成一張無形的巨大觀測網,達到巨型望遠鏡的觀測效果)。從3日凌晨起,位於上海松江、北京、昆明、烏魯木齊等處的多台射電望遠鏡同時啟動,一張直徑約3000公里的無形巨網就此形成,對「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飛行姿態實時測控,保障探測器能依預定軌道精準飛行。
圖說: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專項保電工作小組工作人員在特巡
從2007年「嫦娥一號」首次升空算起,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連續參與了所有嫦娥探月工程的用電保障任務,有著近17年的保電經驗。這次「嫦娥六號」任務發射至採樣返回全程約53天,任務週期長,工程創新多,風險高,難度大,每個重要階段都環環相扣。為確保此任務的供電萬無一失,松江供電公司自接到天文台用電保障請求後,立即完善供電保障預案,啟動一級保電工作機制,成立專項保電工作小組,並與上海天文台保持專線電話暢通,及時掌握衛星監測期間的資訊動態,雙方主要領導也就關鍵時段的保電舉措當面溝通,敲定了最佳方案。
圖說: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自接到天文台用電保障請求後,立即完善供電保障預案,啟動一級保電工作機制
目前,松江供電公司已成立運作保障、緊急搶修、用戶檢查等8個工作小組,並在節前與天文台聯合開展了供電保障應急演習,同時啟動了供電線路排摸、供電設施隱患排查、供電設備缺陷消除等一系列工作。工作人員每天將對涉及天馬65米射電望遠鏡VLBI測軌任務用電的2座220千伏變電站、3 座35千伏變電站、8條10千伏及35千伏線路、8座天文台10千伏環網櫃及高壓配電房進行特別巡視,並會同佘山鎮派出所民警一同提高天文台週邊地區的保全及電力反外破能力。
圖說: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專項保電工作小組工作人員在特巡
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裡,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將24小時對探測器進行測軌觀測。目前,松江供電公司對天馬射電望遠鏡台站及天文台測控中心「雙路電源」每日開展檢查,並在射電望遠鏡旁駐紮了一部400千瓦發電車,使天文台實現了「雙電源接入+UPS不間斷電源+自備發電機+電力發電車」的「四保險」供電模式,以助力科學家提高資料接收的質量,確保「嫦娥六號」測軌用電萬無一失,為推動中國航太事業發展做出電力人的貢獻。
圖說:國網上海松江供電公司調派一部400千瓦發電車駐紮天馬射電望遠鏡旁,使天文台實現了「四保險」供電模式
通訊員沈崢毅新民晚報記者羅水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