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一項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新研究顯示,嵌入了一種細菌孢子的新型塑膠在與土壤接觸後能迅速降解。該細菌孢子在塑膠使用期間會保持休眠,但會在塑膠廢棄後「甦醒」並幫助降解塑膠。這項技術有望幫助緩解塑膠污染問題。
熱塑性聚氨酯廣泛用於手機殼、鞋、汽車零件等產品,但目前這類塑膠的回收率較低,大部分最終成為掩埋垃圾或是進入自然環境。開發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傳統方法通常會犧牲這種聚合物的機械性能,所以很難實現工業化量產。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透過嵌入能降解塑膠的枯草芽孢桿菌的孢子,開發出可生物降解的商用塑膠聚氨酯。
經過基因工程改造,這種細菌能耐受生產塑膠所需的極高溫,最後得到的細菌孢子能在135攝氏度的塑膠加工溫度下幾乎完全存活。嵌入這種孢子的塑膠在模擬環境中被廢棄,並暴露在堆肥的特定營養物中,這種狀況可啟動該塑膠的快速生物降解。研究人員發現,嵌入上述細菌孢子的塑膠聚氨酯能在5個月裡達到90%以上的塑膠生物降解,還能讓該塑膠的韌性比沒有嵌入這種細菌孢子的熱塑性聚氨酯提高約37%。
研究人員認為,含枯草桿菌孢子的這種新型聚氨酯可望取代以往不可回收的熱塑性聚氨酯,成為一種具有環保潛力、機械韌性強且能快速降解的選擇。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黃馨怡
鬧大了!專家楊曉明被抓後被查出疫苗含致命的血栓!你們還好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