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據《印度時報》網站5月9日報道,全球約有19億人依靠冰河和積雪作為飲用水來源。
冰川在一年中溫暖的月份正常融化,不斷地向河流中註入大量的水,滋養著人類、工業和生態系統。但要做到這一點,冰川必須在冬季降雪時以相同的速度補充。
然而,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和降雨模式的變化,這套體系已被打亂。
人們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冰塔。這種巨大的冰錐看起來有點像名為佛塔的佛教墓塚,冰塔之名也由此而來。在雨季,一條地下管道將高海拔溪流的水經由重力引到山谷下游。在那裡,水在夜間被噴灑到一個垂直的噴泉上,這樣水就能在一個錐形的基座上重新凍結。冰塔建在村莊旁邊,由於表面積小而不易融化。
在周圍地區冰消雪融後,這些巨大的冰塔還能存在很長時間,在春夏季節慢慢地供水。
這項技術已被全球採用,在吉爾吉斯、智利、蒙古和其他國家,冰塔大量出現。在這些國家,冰塔已被證明可以幫助村莊解決供水問題。
由於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正在減少山區的降雪量,這些環境中的可用水量已不如以往。科學家說,隨著全球暖化,這些人造冰川最終將遭受與自然冰川相同的命運。
2018年對各種冰庫計畫的考察發現,它們可能在特定的當地環境中發揮作用,但由於氣候變遷、自然災害和社會經濟問題,它們能否成為對冰川融化這一整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值得懷疑。
有其他方法可以阻止冰川消退嗎?
瑞士和義大利等國在夏季用巨大的毯子保護冰川。另一種方法是向冰川噴灑大量的人造雪,以增加體積、減少融化。
這兩種方法都有幫助,但只是延緩了不可避免的後果,還伴隨著高昂的經濟成本和沈重的環境代價,包括塑膠污染和高能耗排放。
專家一致認為,保護世界冰凍圈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氣候變化,而限制氣候變遷的最佳方法是停止燃燒化石燃料。 (編譯/卿松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