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星期二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中新網寧波3月17日電(林波)對於學生而言,如何找到研究的信心和價值,讓他們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3月17日,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在寧波大學舉辦的「科學咖啡館—對話諾獎暨'做人做事做學問'名家系列講座第230講」活動時表示,在大學裡,學生需要保持好奇心,這樣才會有實踐的動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活動現場。林波攝

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鑽研的巨大肯定。每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不僅推動了科學的進步,更啟發了人類的智慧,為人類社會帶來無盡的福祉。

因為發現了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系統,阿龍·切哈諾沃和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共同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在此次活動中,阿龍·切哈諾沃發表了題為「個體化醫學的革命:我們能治愈所有疾病?代價是什麼?」的演講,介紹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上的突破,深入淺出地探討人類、醫學和科學的種種疑團,並與現場的各界朋友探討交流,共話藥物發展和應用,展望未來個人化用藥發展新趨勢。

阿龍·切哈諾沃表示,他長期關注中國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他經常到訪中國,與高校學生、青年學者廣泛交流,與中國的科技界建立了密切聯繫。

阿龍·切哈諾沃分享現場。林波攝

阿龍·切哈諾沃解釋說,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可以說是以阿斯匹靈、青黴素為代表的藥物發現和生物醫學研究的第一次革命,那是「偶然發現」的時代;20世紀70年代至1920世紀末的第二次革命,則是「高吞吐量—蠻力篩選大型化合物庫」的時代。

「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阿龍·切哈諾沃看來,21世紀的醫學是個人化,可以預測、預防,並且可以參與的醫學。

「現在我們根據個人的DNA來定製藥物,可以透過DNA進行定序,了解疾病突變類型,拯救病人。」阿龍·切哈諾沃如是說。

以女性乳癌為例,他直言,儘管是同一種疾病,每個人的年齡、體重、飲食結構等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同,治療的方式也會不同。

「我們大家都希望永保青春,也希望永遠健康。」關於大家關心的「人類壽命上限」問題,他認為,壽命上限是120歲,「因為這個壽命的人類,身體免疫系統、心肺學等組織已經失去了活力。"

「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嗎?我並不確定。」阿龍·切哈諾沃希望,未來,在「個體化用藥」的新紀元,能和大家共同努力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完)



長春新區法院開展健康知識講座

女兒身患重病,不能過夫妻生活,丈母娘的舉動讓女婿陷入兩難

20小夥罹患「桃花癲」精神疾病

未知Ⅹ疾病

小兒熱性驚厥嬰幼兒發燒以後,部分有可能出現熱性驚厥

55歲男子腦梗死,從不喝酒抽煙,醫生嘆氣:這幾件事做太多了!

知名歌手張遠被爆曾罹患躁鬱症!比憂鬱症更危險!本人回應了→

多學科專家護航,罕見病準媽媽堅強闖關,順利分娩母子平安

世界上最難治的病是什麼病?難治排名前三的病,能治好的都是奇蹟

關懷每個"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地球真正的“主人”,比人類早數十億年誕生,經歷多次生物大滅絕

在無盡的宇宙中,我們的家園- 地球 ,是一顆充滿活力與活力的藍色星球。它的誕生與演化,是一個充滿神奇與奧秘的過程。 地球的形成,大約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在那個遙遠的時代, 太陽 系 尚未形成,只是一片混沌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塵埃和氣體逐漸聚集,形成了 太陽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