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雜誌上發表論文說,給眼球玻璃體腔注射高劑量阿柏西普、延長給藥間隔的治療新方案,在減輕嚴重致盲的新生血管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治療負擔方面展現出潛力。
老年黃斑部病變(AMD,又稱老年黃斑部病變)是全球老年人視力損傷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一大類老年黃斑部病變是由不正常的新生微血管引起,稱為新生血管性老年黃斑部病變(nAMD)。目前的主流治療方案是對眼球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然而,頻繁就診和玻璃體腔注射帶來的高治療負擔對患者來說是一大挑戰。
由義大利烏迪內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進行了直接比較不同劑量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阿柏西普治療nAMD效果的隨機對照第3期試驗。
研究人員發現,依照新方案每12週或16週,以8毫克高劑量的玻璃體腔內注射阿柏西普,視力提高效果並不亞於傳統的每8週以2毫克劑量注射阿柏西普,且解剖結構改善效果更優。 8毫克阿柏西普可以讓患者在更長給藥間隔時間內安全持續地控制疾病,並最終優化nAMD的治療。此外,8毫克阿柏西普的安全性與2毫克阿柏西普相似,沒有發現新的安全性問題。
該科研計畫的主要組織者清華大學黃天蔭教授表示,該研究為全球年齡相關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路徑提供了最新的實證醫學證據,研究結果對臨床治療決策和實踐有重要指導價值。
新華時評|說一套做一套無法取信於人——起底美國政治"形象赤字"
寄生中國150年,背刺中國,出賣華為陷害孟晚舟,今報應大快人心
對印戰爭最大失誤:我軍把印軍當國軍王牌打,印軍王牌旅全軍覆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